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2022

2021-2022(丙)四旬期第五主日 - 在男人注目下,显得楚楚可怜的妇人

Image
  在男人注目下,显得楚楚可怜的妇人 若8:1-11 Fr. Jijo Kandamkulathy CMF Claretians Missionaries 耶稣拯救了一个不幸的女人,使她脱离那些意图用私刑处死她,指控她通奸的男人,并使她摆脱口 那些侮辱她的人。对这个事件进行分析,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极其重要。耶稣在圣殿内施教。为犹太领袖来说,圣殿是犹太法律的大厦,同时,为耶稣来说,圣殿是祂父亲的圣殿,是慈悲的圣殿。祂时常为专注圣父和祂的圣殿,使自己耗尽。祂在福音中说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与圣父有关。于是,这件事,就是在祂父的圣殿范围内发生。 这件事的发生,可能是在早晨,更有可能是在安息日。那时,诚如大家所认同的那样,耶稣坐着施教。那时,有些男人把一个妇人拖到耶稣面前。她一定是被人狠狠地扔在耶稣跟前。她注目着耶稣,乞求祂的怜悯。一大群凶猛的男人,站在四周,注视着她。在这一场景中的,人物的姿势和气场,给这场权力的游戏,提供了一条线索。男人的手中抓着石头,咬牙切齿;气氛一度紧张了起来。出自耶稣的一句错误的言语,造成的后果,不仅只是一具尸体,而是两具尸体。祂可能也会被人用私刑处死。 男人提出一个带有陷阱的问题 ——祂会建议人处死她吗?—— 一个封闭式的问题,迫使祂从他们提供一个或两个选项中作出选择。那是一阵诡异的安静 :妇人满怀忧虑,等待自己痛苦的死亡,男人的肾上腺素达到高峰,想要藉着向她投石,对她执行死刑。耶稣可能是在评估状况。那被带来的妇人,是为试探耶稣。这事件的焦点,不仅是这妇人,耶稣是这事件的焦点。耶稣是她出现在这里的缘由。这妇人成了他们(男人们)实现自己目标的替罪羊。历史往往都是这样。【她】成了与【祂】交易的筹码。【祂】被买下【她】,出售【她】,骚扰【她】,杀害【她】的人算计。他们想要毁掉耶稣,妇人只是他们的工具。祂弯下腰,正写些什么。关于耶稣所写的,有各种各样的推测。我的思绪,回到天主达尼尔先知书中所记载的,唯一能在圣经中找到的,天主用手指写字的例证:默乃(Mene),默乃(Mene),谢克耳(shekel),厄法辣辛(upharsin)(达5:25)天主成了判官。你们都被细数,都被衡量,发现不够分量。所有人都被细数过,都被衡量过,都被发现,良善和圣洁上,存在短缺。可能他们读了祂所写的话,也有可能他们没有读过祂所写的话。但这寂静,振聋发聩。 随着时间...

2021-2022(丙) 四旬期第四主日 - 对父爱的挑战

Image
  路 15:1-3, 11-32 荡子比喻中的父爱,对我的五内,发起了挑战。我需要怎样发育,才能使我转变自己,成为父亲的角色?当那个傲慢的儿子,把自己父亲的财产,当作毫无价值的事物一样挥霍时,那位父亲完全有权拒绝他,但是,他使自己因信赖儿子而变得脆弱,把他接回家中。这样的父爱,对一人谈论自己所受的伤害和创伤而言,便是挑战,这样的父爱,是毫无保留的爱。 我所关注的父爱,与我的年纪有关。我相信:我年少的时候,时常想象:自己就是那回头的小儿子,想要回到父亲的怀抱。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反思集中在老年长的兄弟身上。我产生了一种感觉,使我为兄弟之谊所触动,伴有一种对那曾伤害过你,如今却受到特别优待的人的积怨,对那曾误入歧途,挥霍手中权利之人的积怨。我使自己既作了这小儿子的判官,又做了大儿子的判官。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穿上父亲的装束,学会去爱,而非伤害,学会去与那先前我认为,不配拥有磋商权的人协商。在这个故事里,那父亲秉公审断的技巧,占据了我睡眠和工作的时间。这个比喻,给基督信徒秉公审断,一条基本的原则。不幸的是,在教会内实践的许多审断,并非时常遵循基督教导的原则。 基督信徒进行审断的首要原则是:接纳两个儿子 —— 就是两方。这不仅仅是要包容彼此,更是要使那有罪的一方,恢复儿子的尊严。那位慈父,如同那小儿子的长兄一样,拥有拒绝他的一切选项。小儿子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完全剪除了自己与父亲的生缘关系,没有任何权利,要求回到家中。那丧亡的儿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所请求的,只求自己能获得为奴的地位。但是,那父亲仍然接纳了他,使自己有了两个儿子。 法利塞人,作为整个犹太民族的一员,无法接受两个儿子的观念,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以色列人,才是天主唯一的儿子。显然,为他们所拒绝的“那第二个儿子”,就是许多存在于旧约中的,兄弟姐妹的世仇。一方被人击败,为人弃绝,另一方,受人接纳,得到提携。加音和亚伯尔的故事,依撒格和依市玛耳的故事,雅各伯与厄撒乌的故事,都是例证 —— 同胞争宠的例证 —— 只要有人认为自己才是天主所拣择的,这样的事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有时,读者会对那得到(天主)拣选的人产生愤恨。比如:厄撒乌就是:他拥有许多良好的品格:他所承受的爱,远超雅各伯。然而,出于某些奇怪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出于对种性纯洁性的考量)选择雅各伯作为犹太民族的祖先。 在旧约中,有一处充满悬念的场景...

2021-2022(丙)四旬期第三主日

Image
                                                         燃烧的荆棘和不结果的无花果树 路13:1-9 今天的读经绿意盎然。第一篇读经是关于一种绿色植物:荆棘被火焚烧,却没有被火吞灭。所恭读的福音是关于一棵枝尖不按时结果的无花果树。我前所未有的,当我读到弥撒的第一篇读经时,就开始了反思。 被火焚烧的荆棘,是梅瑟穿越曷勒布时的迷境。那天,他在返回牧场的途中,发现了这一奇怪的景象:荆棘被火焚烧,枝叶并没有被焚尽。有人警告他:要他脱下凉鞋,因为他正进入的地方,原是圣地,在那里,他无需担心会接触到不洁之物,脱下凉鞋,意味着:要他把凉鞋放在远离圣地的地方。那些留下的凉鞋所保存的是他在宫廷生活的鲜活记忆。天主花费四十年时间,在梅瑟的不知不觉中,预备梅瑟,使他护送祂的百姓,现在,梅瑟留下凉鞋,意味着,梅瑟已经舍下,那曾使他在埃及为奴的以色列人中间脱颖而出的凉鞋。梅瑟把它们抛下以后,他就成了自己百姓的一员,赤脚站在天主火焰面前的圣地上。 在那次相遇中,他被赋予一项使命:解救他的百姓。当他与“我是自有者”相遇的时候,在他身内燃起了解放天主子民的热情。他所经验到的,燃烧的荆棘,已使他洁净,使他觉察到这项使命,火焰点亮了他的全部余生。 对我们而言,圣地所代表的,是一种属灵的状态。在圣地,梅瑟不得不舍下使他与圣地相隔绝的事物 —— 凉鞋。那么,有什么事物,是我们必须舍下的呢?是什么使我们与天主相隔绝,阻止我们与天主发生关系的呢?我们固执的意识形态,我们对权势的渴望,拒绝使自己焕然一新,有罪的贪念 —— 这事物,可以是因人而异的,任何事物,都会使我们与天主相隔绝。舍下它们,开始践行天主的使命,成为天主的代言人。 燃烧的荆棘的景象,占据我初熟时期的神修经验,并占据了我的福传观。我记得,那时,我在修院带领念日课,我发现一束美妙浓郁的植物,于是,我求神父在这株植物中施行圣事。这样的景象,仍然存留在我的脑海中。这样的景象,使我反复自省,反复使我想起福传的憧憬。 ...

2021-2022(丙)四旬期第二主日 - 镜子中的天主性面容

Image
  路9:28b-36 我们今天恭读的是基督显圣容的福音。耶稣带着伯多禄,雅各和和若望  —— 与祂较亲近的同伴 —— 上山祈祷。这可能并不是第一次了。耶稣可能使他们养成单独祈祷的习惯,这习惯同犹太人祈祷的习惯,有些不同。今天,不同寻常,祂“改变-面容”(“trans-figured”):祂的形状,祂的衣服,祂的面容,一切都开始闪耀。祂属人的帷帐,从祂的面容之上,暂时移走了,祂天主性的面容,在祂亲近的门徒面前发光闪耀。 我们不得不想起梅瑟是如何上山,透过一种相近的方式,与天主相遇。梅瑟回途的时候,他时常用面纱遮掩他的面容。在某种程度上,梅瑟是天主光辉圣容的反映。为耶稣来说,不仅是祂的面容发生了改变,祂的全身都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惯常发生在与圣父相遇之人身上。 与此同时,祂的门徒陶醉在梅瑟和厄里亚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刻。这真是令人狂喜的时刻。他们想要在那里建筑帐棚,使这个瞬间,好似自拍,或是将这个瞬间,进行截图,使之凝结,并使这个经验,成为永恒,并在那里生活。“模块化体验”(Tempting the experience)这是我的朋友,慈母孝子会的保尔森神父(Fr. Paulson CMF)关于这个瞬间而写的话。他们想要保存这样的体验。他说: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好比有人想要把尼亚加拉装到一个瓶子里一样,又好似在往日的游戏中,孩子们想要把阳光装在火柴盒里一样。 他们的提议出自梦境。圣经惯常用梦境形容人失去知觉,缺乏对局势的认知。我们曾读过昏睡的童女,昏睡的家仆,昏睡的仆人,革责玛尼山园(Garden of Gethsemane)里昏睡的门徒 ——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于,缺乏对严峻局势的认知。伯多禄想要永远生活在光荣的时刻,是耶稣让伯多禄面对的试探之一,耶稣并没有回应这个试探。在此之后,耶稣告诉伯多禄:祂必须经受残酷的死亡。在显容以后,耶稣带领他们下山,回到现实生活中。 除了对这段经文的神学性默想以外,极宜思考:何时,我们的面容能开始与天主相似?何时,我们能向他人放射天主的光辉?何时,人们才会认为,他们在我们身上看到天主?这要求在我们身上发生巨大的“实体的转变”( trans-substantiation)。这一特定的术语,惯常应用于在弥撒礼仪中:在祝成礼中,发生在面饼上的转变。实体的面饼,转变成了真实的基督。当我们的本来面目,发生转变,具有天主性的性体时,...

2021-2022(丙) 四旬期第一主日 - 尾巴和角的诱惑

Image
尾巴和角的诱惑 路4:1-13 基督受到了试探,是的,就连基督也受到诱惑。那么,我们也会受诱惑吗?毋庸置疑的。对基督受试探的误解,在于对魔鬼的讹传。魔鬼通常被描述成穿着不雅的服装,带有尾巴和角的形状,这样的形状减少了基督的外在诱惑。如果我们以为魔鬼不是粗俗的受造物,而是诱人的受造物,是令人喜爱的俗世梦幻的产物,我们便也存有这样的误读。诱惑会使我们产生幻觉,使我们认为:世上最好的美物都是真实存在的! 将受试探的部位转移到外部是不严肃的,这试探看似巧妙的,能使人免陷于内在诱惑的陷阱中。关于这点,我们却要稍后进行默想。现在,让我们来看,圣经文本中,安排在旷野的试探的经文。四十天以后,耶稣首次受到试探的地点是在旷野中。这使得我们想起在西奈的旷野,在那里,以色列流徙了四十年。这便是受试探时期的隐喻。以色列成了各种试探的牺牲品。他们开始以可口的食物,朝拜其它神祇,追逐充满诱惑的水泉。他们愈发怀念,思念他们曾经受到奴役的地方,以及奴役带给他们的欢愉,而非追求他们的归宿。那时,他们心烦意乱,他们的幻想破灭了。耶稣在旷野中经受的试探,就是先前以色列在旷野中所受的试探。以色列在旷野中跌倒了,耶稣却在那里赢得了胜利。 当这试探被理解成基督内在的困苦时,这试探成了我们犯罪倾向的隐喻,我们为克胜诱惑所受的困苦。魔鬼的出现,具有巧妙的合理性。如果耶稣把石头变成饼,没有人会指摘耶稣。但是,这样的合理性,与基督的价值观不符,祂把它们(指的是试探 —— 译者注)看作罪人理所应当接受的试探。有趣的是:为使这试探合理,魔鬼巧妙引用圣经文本,以符合自己的心意。魔鬼所引用的,并非是某些有趣的传说,而是圣经本身的经文。我们发现:不按圣经度生之人引用的圣经文本,竟然是合理的。推论我们说这话的原由,或说这话的因果关系,尤为重要。这不是属人的邪恶,而是人惯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但是,当我们引用圣经本文,以此证明我们私欲偏情的正当性,这看似是合理的,好似我们用圣经为自己辩护,而非我们用逻辑来证明我们引用圣经的合理性。 发生在的旷野中的,耶稣受试探的事件,如同在旷野中每人所受的极大试探一样。旷野是时空的隐喻,在那里,没有旁观者,就连每人的自我反映也不存在。所有旁观者离开以后,一人停止为他人做事,人的本我就出现了。人所做的一切和私欲,都要受到人的信仰观和价值观的考验,在那里,没有一人,不受这样考验的。因为耶稣也是如此,没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