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2024

耶穌復活主日 (乙年) - 克服人最痛苦的脅迫——死亡

Image
  路24:1-12 復活節快樂!阿肋路亞! 復活節守夜是福音中最戲劇性的場景之一。那些前去敷抹耶穌的婦女,忽然發現她們置身於難以置信的情景中。厚重的大石被挪開,屍體不見了,她們倒看見兩位天使對她們說祂已復活了,並往加里助亞去了。從這個空墳所掀起的傳奇事蹟,不單單只是基督的復活,還有跟隨祂的人。教會就是建基於這個復活事蹟,一如聖保祿所述:假如基督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仰也是空的。(格前15:14)。 藉著復活,耶穌戰勝了死亡的權勢。對任何生物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克服死亡的恐懼。要克服這種天生的傾向走向死亡,需要一個更強大的本能去保護一些比自己來得更重要的東西。《國家地理雜誌》最受歡迎的影片之一就捕捉了一隻牝鹿和牠的幼兒。牝鹿對跳進河裡任性頑皮的幼鹿無計可施。就在此時,牝鹿看見一隻鱷魚正朝著幼鹿而來,牠便不假思索跳到河中,好在鱷魚襲擊幼鹿之前把自己拋進鱷魚的顎中。世上有一種超越自然的本能,比自我保護來得更強大,而這隻牝鹿就是一個例證。 然而,耶穌步向死亡卻非出於自然的本能,而是出於選擇。耶穌多次自我剖腹,與死亡進行辯論,最後祂全然相信救贖的行動是必要的。當中最猛烈的誘惑就在山園的祈禱,祂滴著血做出了決擇。祂無數次地想像自己的死亡,最終決意為勢不可擋的愛而死,正如祂早前所述的: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祂擁抱全人類作為祂的朋友,包括那些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 死亡是最凶狠的脅迫,敵人常利用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來操控我們的決擇。許多電影都使用這種手法來製造高潮迭起。若受害者選擇死亡,他的敵人頓時就失去力量。因為當敵人無所不用其極地使受害者痛苦萬分,而受害者卻不為所懼擁抱痛苦時,敵人就再無任何混身解數可束縛受害者的決定了。死亡就此失去它的力量。「死亡!你的刺在那裏?」(格前15:55)你已成為一隻無剌的黃蜂了!再沒有人會害怕你!耶穌教導我們活出福音的精神,為愛而死,比苟且偷生更有價值。殉道者無不喜樂地踏上這條路,永永遠遠地戰勝恐懼和死亡的力量。 復活也使人類重返樂團一事成為可能的。因為貪婪和對權力的慾望而關閉的愛的閘門現已解封,愛的洪流湧進每一位按照福音精神而活的人的心中。甘願受死的人無不相信天父使人復活的計劃。當耶穌復活時,不只祂本人復活,還有祂一直以來所教導的整套價值全都活起來。祂所有的教導都因復活的事實而得到佐證。 復活的慶

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乙年) — 預言的戲劇性呈現

Image
  路 19:28-40 聖枝主日遊行前的福音常常是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儘管當日主要的福音是耶穌受難的始末。榮進耶路撒冷是耶穌被判處極刑前的最終背幕。 當時正值逾越節,耶穌帶著一大群跟隨者從加里肋亞走了大約一百公里的路來到耶路撒冷。像這樣的朝聖旅程,村莊或城鎮的人大多一起上路。此外,耶穌已被認為是加里肋亞的領袖,並且有一定數量的跟隨者。耶路撒冷的人都對他們的到來嘖嘖稱奇。 大約20年前,另一位名叫猶大的加里肋亞人來到耶路撒冷造反羅馬。聖殿的掌權者對羅馬人如何殲滅殺害他們的事記憶猶新。猶大也給猶太人留下一種哲學之道:他們是由上主統治的。而大多數的人對這個想法都予以支持。聖殿當局十分清楚如果再發生另一個叛亂,聖殿和所有聖物都將會被羅馬人完全充公。因此,他們都害怕耶穌和祂的同伴有造反之意! 有別於一般驍勇善戰騎馬的君王,耶穌騎著一匹毫不起眼的驢駒進入聖殿範圍。我們只有從《瑪竇福音》中所描述的母驢 (donkey) 和小驢駒 (colt)(兩隻牲畜而非一隻)才能明白「君王騎著小驢駒」這一象徵的整個意義為何。這一段直接引述了《匝加利亞》第九章第九節中的兩隻牲畜。驢駒和牠的後裔就是猶太教和它的支流——教會的預象。耶穌騎著驢駒進城不僅讓人憶起先知所預言默西亞將騎著驢駒而來,也讓人想起祂將以和平的方式接管耶路撒冷。當時的猶太人必定把匝加利亞先知的預言牢記在心,因為在羅馬人的壓迫下,空氣中瀰漫著對默西亞來臨的期待。 前一段經文(匝9:8)則講述聖殿的佔領。因此,那裡的人心中都默默地上演著一齣劇,就是耶穌將從羅馬勢力以及半猶太裔人黑落德中永遠且和平地接管聖殿!祂將以和平之王之姿駕臨。匝加利亞的預言仔細耀目地帶出了整齣戲劇,就是從耶穌榮進京城、上橄欖山,以及審訊期間的對話,都一一應驗了,並且在他們眼前上演著。無疑地百姓都視耶穌為默西亞。 給耶穌戴上默西亞的光環,正是大司祭和他的同伴所害怕的地方,而他們的陰謀就是要從百姓的腦海中徹底地消除這個概念。他們試圖以加里助亞人的身份來定耶穌的罪,好使人疑惑默西亞不會是來自加里肋亞的。對聖殿的掌權者來說,保護聖殿和商業才是至關重要的!默西亞不應在此時出現! 百姓都期待耶穌會實際地接管耶路撒冷,並且從此地展開祂的統治。若你從字面上的意義去閱讀匝加利亞的預言,確實如此。甚至門徒也是如此相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才明白到門徒在上耶路撒冷時到底在爭論什麼。

四旬期第五主日 (乙年) — 救贖的苦難:一粒麥子死去以拯救多人

Image
若 12:20-33 耶穌在受難前最後一次來到耶路撒冷。祂榮進耶京後,耶路撒冷的領袖便密謀如何鎮壓這個可能會起議的加里肋亞人,以保存他們的權力平衡,同時提防羅馬人完全接管他們。 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途上,耶穌去了拉匝祿的家,而我們在那裡看到猶達斯公然地反對耶穌怎樣處理香液一事,以及他如何以照顧窮人為藉口與祂爭辯。從那時起背幕已設好,那些在光榮最終幕擔演的人都紛紛扮演著他們的角色。 在今天的福音,我們看到希臘人透過兩位宗徒接近耶穌。有趣的是,那兩位宗徒的名字是希臘名字。從希臘人來訪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中,耶穌看到了祂的團體未來的模樣。當他們到達耶路撒冷時,耶穌讀懂祂最後的救贖行動的時辰到了。祂意識到自己不再只是一位加里肋亞的領袖,此刻前來尋找身處耶路撒冷的祂的人是希臘人。希臘人代表後來將進入跟隨祂的人的團體的非猶太人。邊界已被跨越;界限被已衝破,祂正走向「全球」。然後有聲音自天上來:「我已光榮了我的名字,我還要再光榮它。」耶穌告訴希臘人這聲音是為他們而來的,以確認他們在逾越節的朝聖旅途上與真神相遇了。 耶穌的其中一個「煩惱」,或更好說「極度痛苦」,就是關於「光榮的十字架」。祂受誘去逃避它。祂幾乎要大聲辯論是否要接受在十字架上的苦杯。然後祂公然決定,他會接受十字架上的光榮過程,因為祂明白到祂的使命與這個過程息息相關。接著,祂對即將來臨的苦難作了最後的預言。祂將這種犧牲比喻為一粒麥子的果實,麥子腐爛後賦予許多穀物生命。除非人願意犧牲自己走這一趟腐朽(受苦和死亡)的過程,不然不會結出靈性的果實。整個救贖苦難的靈性宏偉建構就是建基於這個思想上:犧牲和苦難將帶來救贖。 值得我們深思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十字架是無可避免的嗎?是耶穌親自選擇的嗎?還是偶然的決定?或是強加在祂身上的?福音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這十字架是耶穌自己選擇的,比拉多只是扮演著執行天主的決擇的角色而已。這是基督君王的選擇,君王的決定。地上的統治者只是執行者罷了!若耶穌沒有作出這樣的選擇,那麼耶穌被釘在十字架就與祂身旁的兩個強盜無異。十字架是統治者給他們的懲罰。相較之下,耶穌自願承受苦難的決定才是使其帶來救贖性的原因。要使苦難具有救贖功效,必須是出於自願和出於愛! 默想耶穌如何勇敢地實踐祂所宣講和教導的精神,將大大地促使我們基督徒的決心。祂認為為了這些精神而犧牲生命是值得的,而祂所樹立的榜樣被許多殉道者效仿跟隨,他們

四旬期第四主日 (乙年) — 神聖之光,引領我從黑暗走向光明吧

Image
  若 3:1 4-2 今天的福音是關於耶穌和耶路撒冷一個猶太領袖尼苛德摩之間一次冗長的學術對話。 尼苛德摩被描繪為一個夜間來見耶穌的人。黑夜是一個非常適合邪惡的背景,人在黑暗的籠罩下做盡一切喪盡天良的事。我們讀到關於黑夜其中一段最讓人感到心痛的句子就是來自若望福音:「猶達斯一吃了那一片餅,就立時出去了:那時,正是黑夜。」(若13:30)他從光明中走向黑暗。這兩個角色之間的對比不毫不含糊,一個正走向基督之光;而另一個則從光走向黑暗。 耶穌教導尼苛德摩藉著水和聖神重生的必要性。重生是指人生價值和觀點的實質轉變。實質轉變是岩石在受到高溫和高壓下所產生的一種變化,是煤變成鑽石和普通岩石變成大理石,或是天生殘缺的人成為具有非凡成就的人的一個過程。重生需要大量的犧牲和堅強的意志,忘卻我們一些舊有的觀念,並且接受與福音一致的新價值。要活出這些新價值並非易事。拋棄新的價值、走向黑暗、得過且過常常是我們的誘惑。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會堅守福音的價值來克服這些誘惑。 耶穌在與尼苛德摩的討論中向他揭示在曠野中被高舉的銅蛇是基督被高舉在十字架上的預象。耶穌此刻要暗示的是,所有人都會被罪惡的蛇打擊,沒有人能夠逃脫。然而,基督將成為救恩的新源頭。凡「舉目仰望祂」的人必會獲救。仰望基督並非指望著十字架上的基督就會得救,而是指轉向基督,在基督內重生,如同尼苛德摩一樣走向光明。 這位尼苛德摩在若望福音中再出現了兩次(若7:50;19:39)。兩次他都以走在光明中的姿態行走。當耶穌在公議會受審時他介入其中,為耶穌應得的公平聆訊提出上訴。他被人嘲笑,可是他卻沒有因此背棄耶穌。他仍然與耶穌在一起,堅守從第一次與耶穌會面中所學到的價值。而在第二次中,我們看到他與阿黎瑪特雅人若瑟和其他人一起為耶穌的葬禮籌辦最後的禮儀。他是一個來自漆黑的人,卻帶著光明(頓悟)回去。 對學者來說尼苛德摩是一位特別的聖人。藉著他對天主鉅細無遺的認知,他來到耶穌跟前。他並不缺乏知識,但他意識到他所擁有的知識不能救贖人。知道很多關於天主和教會的事會讓人感到喜樂和理智上的自傲,但認識基督卻是另一回事。一個人要接受他的信仰是錯誤的,需要謙遜、願意聆聽,並樂意從街上和路邊認識基督。 今天的經文包括了被譽為聖經的金句。整個救恩計劃總括在若望福音第三章第十六節: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以拯救人類,並賜予我們永生!聖父的捨棄涉及為

四旬期第三主日 (乙年) — 清理聖殿

Image
  若2:13-25 今天我們讀到清理聖殿的福音。那時正值逾越節,人們從四方八面趕來慶祝節日。對猶太人來說,一生中最少一次前往耶路撒冷朝拜是宗教實現化的大事件。耶穌也多次從加里肋亞步行數百公里到耶路撒冷去,或許每年如是呢! 約莫二十年前,祂曾經來過這座聖殿,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只有十二歲的祂卻和聖殿及城裡博學的經師辯論,忘記了要返回納匝肋。當瑪利亞和約瑟四處尋找祂時,祂的回答令所有人都奇怪不止:「這是我父的家;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一般人很容易就認為這是一個過早踏入反叛期的孩子不成熟的回應。而現在,我們在這裡再次見到祂,才明白當年的話並非出於幼稚,而是堅定的信念。現今,祂不再是小孩子而是成人,對自己的使命有更深徹的認知:把天主的聖殿恢復到原初的聖潔。 這一次祂意識到殿宇成為了商場,就變得激烈起來,把桌椅推翻、傾倒銀錢,並用鞭子把商人趕出去。有些人質問祂,要求祂顯神蹟來證明祂有權這樣做。祂便告訴他們把這座聖殿拆毀,三天之內祂要把它重建起來。聖史隨後作出了評論,以免人遺漏本文的中心思想:祂所說的聖所是指祂自己的身體。這則註釋,為教會在靈修上留下了恆久的痕跡。聖保祿一再提醒我們,我們都是永生天主的聖殿,原初就是這樣。我們的身體由土造成,天主把祂的聖神吹進我們的體內,然後我們就活起來了。褻瀆聖殿是耶穌所不能容許的事,我們身體的聖殿亦然! 在印度教傳統中,寺廟相等於身體。寺廟的每一個部分猶如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有頭、腳和掌。有趣的是,寺廟最聖神的地方被稱為子宮!看看身體神聖的概念如何在不同的傳統中被同化!它們都把身體視為殿宇啊! 耶路撒冷的當權者視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及隨後清理聖殿的行動為加里肋亞人的起義,並引發一個宗教和政治的危機。耶穌將為此賠上自己的性命。但現在,有班同情者相信祂,他們大多出於看到耶穌顯的神蹟而相信祂。耶穌卻拒絕被這種奉承使之飄飄然,祂沒有在危機時尋求必要的當地支持,反而無視它們。 為什麼祂要這樣做呢?聖史告訴我們,耶穌太了解人性了。那麼祂所了解的人性是什麼呢?或許祂明確知道這些只相信神蹟的人,不會因祂所宣講的天國的精神而轉變他們的生命。耶穌對相信神蹟的信徒的謹慎態度,邀請我們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信仰。我們的信仰只為尋求奇蹟嗎?耶穌邀請我們做信仰的學徒,把我們的價值觀與天國的精神保持一致。天國的精神要求我們積極地實踐愛德、憐憫、寬恕和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