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四主日 (甲年) — 一盞永不熄滅的燈

 

若 9:1-41

 

天生瞎子的故事讓每位基督徒很容易就勾起自己的故事。 與主相遇之前他看不見,是主讓他重見光明。祂以洗禮池的水啟迪了他,是信仰之旅的象徵!

在耶穌的時代,人們相信在天主無限的正義之內,善人和惡人在此世將按其行為獲得獎賞或懲罰。天生就殘疾的人被認為是由於他在母腹中就已犯罪的原故。對耶穌而言,瞎子生來就失明並非因為罪。

用來治癒瞎子的方法也很奇怪:泥土、唾液⋯⋯耶穌應用了當時的人的心態,認為唾液是人的氣息、神魂和氣力的集中點。通過氣息、耶穌的神魂,新和開明的人誕生了,這亦提醒我們創造亞當的隱喻。

瞎子被要求到「史羅亞池」(意即「派遣」)以水清洗。對耶穌——父所派遣的那一位——的提及是清晰明確的。祂是天主的水——應許給撒瑪黎雅婦人的水,治癒了瞎子的失明。

獲得治癒後,連瞎子的近人也認不出他來。這水——即基督的話,使他完全改變,且開啟了他的眼目,讓他發現以往的生活毫無意義。一個新而開明的人被創造了。

門徒屬靈之旅之始由意識到自己不認識基督那刻開始,並感到需要瞭解更多。這就是為何瞎子承認他不認識醫治他的人是誰的原因。

法利塞人的立場,提醒人在開始認識基督時所面對的危機。他依附自己的安全感和信念,頑固地拒絕任何改變,並繼續成為黑暗的奴隸。自覺「不認識」的瞎子反而相信耶穌是位先知。

他的父母害怕站出來支持瞎子。這是每個門徒的故事。他不再被理解,他被拋棄,有時甚至被最親的人背叛。在面對權威當局最終的提問而作出的回答,我們可以領會到那些被基督啟迪的人的特徵。

首先門徒是自由的:他不會把思念賣給任何人,並宣認他的信仰。儘管法利塞人強迫他稱耶穌為罪人,但他卻明認「祂是位先知」。

門徒是勇敢的:他拒絕任何形式的順從。當他們受到侮辱、威脅和暴力相對時,也不會被那些濫用權力的人嚇倒。

門徒是真誠的:他不放棄信仰。即使會讓那些慣於從奉承者那裡得到認可和掌聲的掌權者感到不合意或不歡迎,他也不會放棄信仰並忠於真理。



摘自Fr. Fernando Armellini SCJ的稿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聖誕節八日慶祝期第八日 — 天主之母聖瑪利亞節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