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anuary, 2025

常年期第三主日 (丙年) — 宣佈禧年

Image
路1:1-4;4:14-21 “上主的神 …… ”是耶穌在路加福音中的第一個講道。祂一直在葛法翁忙於醫治和驅魔。然而,祂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完成祂的首次講道。在那個安息日,祂來到會堂。納匝肋人聽說祂在葛法翁顯了神跡,也期待祂在納匝肋也顯一些神跡。 人們知道祂在葛法翁很受歡迎,因此,人們要求祂讀先知書,然後對此給一些簡短講道。祂找到依撒意亞先知書中宣告禧年的經文,就讀了這段經文。這是上主的禧年。祂讀這段經文,並沒有冒犯他人,真正冒犯他人的,是祂之後說的那些話!祂說:“你們剛才聽到的這段經文應驗了!”那應驗的經文,不僅僅是聖神給祂傅了油,祂宣告的禧年也應驗。 宣告禧年是一場革命。這具有深遠影響。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它恢復了以色列兒女之間的平等。所有變賣過的財產都要物歸原主。生活將要重新開始。窮人要成為土地的主人。一切不平等的都要被消除。這太瘋狂了!那個來宣佈禧年的是誰?那使窮人,弱勢群體,瞎子和聾子獲得自由的人,又是誰呢? 人們對祂愈發憤怒。因此,他們藉著點出祂的親屬來指責祂,質疑祂宣佈禧年的權威,以此敗壞了祂的名聲。宣佈禧年,意味著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會發生變化。這是那些享用窮人財產之人不得面對的威脅。因此,他們發現,把祂趕出去,比藉著禧年,使所有的一切歸位,並使正義得張更容易。 只要靈修涉及一些虔敬敬禮,宗教儀式,耐聽的講道,這樣的靈修就會有許多講道者。如果能在其中穿插一些神跡和奇事,那就更好了。如果這樣的靈修要求我們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那麼就不再需要宣講者了!哦,這正是我們在玩的把戲!那使眾人平等的願景對我們構成威脅。我們時常會這樣的想法威脅:就是把我們在街道上看到的窮人和我們一樣看待!我們都反對這種眾生平等的定式。 另一方面,耶穌謹慎選擇了那指向祂將要採取行動的這段經文。祂選擇的那段經文,恰恰代表的是祂在領受洗禮以後,祂意識到,天主聖神給祂傅了油,祂擁有宣佈禧年和宣告自由的權利。祂也知道那給祂傅油的聖神制定的計畫。 只有那派遣人完成使命的與被派遣的人之間,對這個使命進行清楚溝通,如此,這個使命才能成功完成。一個清楚的溝通需要講清楚這個使命的目的,需要採取的方法以及評判成功與否的標準。還有一有趣的軼聞:那時候,洗者若翰派遣自己的門徒去問耶穌,祂是不是默西亞,還是他們是否應當期待另一個默西亞!耶穌的回答,正是基於依撒意亞先知書中有關默西亞的綱領性陳述(參看...

常年期第二主日 (丙年) — 與天主建立新關係

Image
  若2:1-11 在迦納的婚筵是若望福音記載的最引人入勝的故事之一,因為這個故事充滿象徵含義。整個故事都是一個比喻。婚筵是精心設計的耶穌和教會之間關係的比喻,是新團體與默西亞之間關係的預表。瑪利亞代表的是教會。六口空缸所代表的是虛空的宗教禮儀,缺酒是強迫,令人不開心的宗教信仰,以及諸如此類的象徵。 我的注意力被這六口缸以及滿出的酒所吸引。若望藉著數位這種獨特的方式表示其中的不完整。這是六口供人取潔的缸!等等,它們都灌滿水了嗎?它們都是空的!數字6是一個不完美的成數,表明其中存有不完整。若望在講述撒瑪黎雅婦人的故事的時候,也使用了這樣的技巧。在那個故事中,耶穌說:她有五個丈夫,那個和她住在一起的,並不是她的丈夫。所以,她一直與六個男人住在一起。這個故事並不是在說她性濫交。然而,這個撒瑪黎雅婦人所代表的是一種無法給人滿足感的信仰體系。然而,在那次談話結束的時候,耶穌將成為她的第七任丈夫,或是說:耶穌將成為祂的淨配(教會)的永恆淨配。 現在,缸是空的!這代表的是一種宗教觀,相信這種宗教的,即使進行了取潔禮,依然感到虛空!虛的缸很好的代表我們每人在信仰上的操行。它們無法給我們帶來滿足感,無法使我們得到淨化,更不用說它們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了!從我們的五內開始,對我們的信仰進行深刻反省,改變我們虛空的信仰操行,我們的心神才會開始變得鮮活。 救主吩咐僕人把那六口缸裝滿水。那水變成了酒。一個奧妙的意涵就從那個時候開始浮現。把耶穌在最後晚餐的時候講的話擺在這裡,與這裡的話一起讀,就能完全理解這個奧妙的意涵。那時候,耶穌拿起杯來,祂說:“這一杯是我的血,新而永久的盟約之血。”因此,這第七口缸就是那能賜人永生,使人永遠幸福的缸。這是聖體聖事上的聖爵。“從那些相信的人那裡,將會湧出永生之泉。”如此,耶穌邀請所有人成為湧出永生之泉的第七個缸。滿出的酒,就是幸福的象徵。 一個悲傷的基督徒,其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修辭法。真正的信徒,即使身處痛苦,肩負沉重的十字架,依然能從中找到喜樂。我們中間的許多人,他們依然相信令人感到恐懼,無法使人得到淨化,令人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無法使人快樂的宗教。那些論功行賞的宗教觀,令我們陷入恐懼,這樣的宗教觀會讓我們把天主想成一個施行審斷,衡量的行為,適當的獎懲我們的天主。在這裡,天主的形象有了新的具象化。在這裡,天主豐厚地賜下祂的恩典。缺酒的時候,瑪利亞代表教...

主受洗節 (丙年) — 人與天主的交往

Image
  路3:15-16,21-22 在主受洗節,司鐸所做這個祈禱經文,好似幻影一樣,出現在我眼前:“酒和水的摻和,象徵天主取了我們的人性,願我們也分享基督的天主性。”主持感恩祭的司鐸,他在念前出前述經文,把一滴水混入酒中的時候,同時呼氣,為奉獻做準備。在我的首祭,我在進行這樣的祈禱時,在我腦海中浮現的是耶穌領受洗禮的場景,那時候,事前,我沒有進行任何默想,但這個場景一直伴隨著我。 耶穌浸入無味,平淡的水中,這是一個非常迷人的隱喻,象徵天主性沉浸在我們人性。如果天主選擇成為人類的一部分,無論人類多麼無味,多麼無能,總有一些東西能引起天主的注意,使天主留意人類,而且,人類能迷惑天主,使天主浸入人性中。沉浸也是天主給人類的一種保證,人類什麼也不會失去。人類是可被贖回的。在水的底部,總會升起希望。就人而言也確是如此。沒有人會以如此不可挽回的墮落。 這種沉浸與亞當的墮落完全不同,亞當使自己牢牢地紮根在人性本有的的罪惡中,無法擺脫自己的缺陷。耶穌藉著自己的沉浸淨化了人性。過去,這水,由於過去承載了人類的罪過,變得污穢,現在,由於耶穌的沉浸,這水變得潔淨,不再污穢。現在,這水成了永生之泉的標記。 耶穌從水裡出來的時候,成了一塵不染的人。先前的亞當無法走出自己的缺陷,他曾與天主同行,充滿天主的恩典,已經墮落。耶穌浸入水中,其象徵的是祂沉陷在脆弱的人性。祂從水裡出來的場景,象徵的是人類是可以被救贖,有可能恢復到先前充滿天主恩典的狀態。 這種刻意的沉浸完成的時候,聖父宣告這是祂的鍾愛之子,以此證明耶穌就是聖子。顯然,在那個瞬間,耶穌充分認識到祂的天主性和人性。那時候,祂的脆弱和完美,在同一時刻,同時顯現出來。 祂就是那宣稱聖殿是自己的家的那個孩子。祂就是那個想要住在聖殿,不再離開的那個孩子。突然,天主顯現,祂意識到聖父不僅臨在於聖殿內,祂無處不在。整個世界都成了能體驗到天父臨在的聖殿。從那一刻起,不論是在沙漠中,在群山上,在平原上,在大海之上,還是祂獨自一人的時候,或是祂與百姓在一起的時候,祂都會呼求聖父。 這也是耶穌被公開宣認,並非單獨一人的瞬間。聖神以一種超然的方式臨在祂的身上,聖父的話證明祂就是聖子。祂並非單獨一人,雖然祂覺得聖父不在那裡,祂依然高聲詠唱聖詠:“天主,天主,禰為何把我拋棄?”祂逐漸意識到:祂常在聖父和聖神的陪伴下行走。聖父並沒有叫祂,問祂說:“兒子,你在哪裡...

主顯節 (丙年) — 賢士的旅途

Image
瑪2:1-12 祝大家新年快樂。 主顯節的那個主日帶來的常是有關賢士的讀經,他們是從東方來尋找萬王之王,降生成人的天主的智者。 每當我們來到主顯節的日子,我感覺我幾乎不可以擺脫T·S·艾略特 (T. S. Eliot) 《賢士之旅》(The Journey of the Magi)詩集的影響。這首詩集講述了智者在尋找天主的旅途中遇到的誘惑和困惑,神視和幻覺。賢士們想從這次危險的旅途中得到怎樣的回報? 賢士們並不是為了征服進行探險;他們不是國王。他們只是智者。他們並不是來結盟。他們踏上這段乏味的旅途,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朝拜祂,真正地朝拜祂。他們一見到祂,就這樣做了。 在路上,他們以為會在宮殿裡找到祂。但是,祂不在那裡。我們對他們感到欽佩,因為他們願意接受那在馬槽裡誕生的君王這個事實。他們在尋找真理,除了真理以外,沒有一樣會令他們滿足。他們也許對默西亞的真理,不知所措。祂不在宮殿裡,而是在被人遺棄的牛棚裡!好吧,在被人遺棄的地方;他們敢於在那常人不去的地方尋找天主。他們有那樣的勇氣,因此,天主就向他們顯現真理。 他們在宮殿裡迷失,受到引誘,錯誤地朝拜。黑落德希望他們告訴他,這個新生的國王在哪裡,這樣,他也可以去朝拜祂。黑落德正在製造一個邪惡的企劃,他想要殺掉這個孩子,找一條更容易找到祂的道路。祂不想自己去找天主,而是想要仿效別人曾走過的路。黑落德也是自我崇拜的隱喻。他們朝拜虛偽的偶像。他們不願意離開自己感到安逸的舒適感,他們想要表現出他們對天主的敬拜。教宗方濟各說:這不是朝拜天主,而是在朝拜自己。很多時候,這種對虛假朝拜的偏情源自人們對自己的朝拜。最後,賢士來到真理面前,開始朝拜祂。人們最終找到天主的時候,他們就朝拜天主,他們真正地向天主獻上朝拜。 賢士來朝的趣聞與另一個智者阿爾塔班(Artaban)的故事相輔相成。阿爾塔班(Artaban)沒能趕上其他賢士的隊伍。他來到白冷的時候,人們告訴他:這家人已經逃到埃及,因為他們害怕國王殺掉這個孩子。他就到埃及去了,在別的地方找那個國王。他花了33年,只為找這個國王,他變賣了自己的財富,想要去救那個孩子,一個婦人,許多別的人。最後,他去世的時候,他聽到一個聲音,那個聲音告訴他說:每當他在幫助窮人的時候,就是在幫助那個君王。 在這個故事,最讓我感到著迷的是阿爾塔班(Artaban)是怎樣在不知不覺中通過變賣自己的財富,以此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