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受洗節 (丙年) — 人與天主的交往
路3:15-16,21-22
在主受洗節,司鐸所做這個祈禱經文,好似幻影一樣,出現在我眼前:“酒和水的摻和,象徵天主取了我們的人性,願我們也分享基督的天主性。”主持感恩祭的司鐸,他在念前出前述經文,把一滴水混入酒中的時候,同時呼氣,為奉獻做準備。在我的首祭,我在進行這樣的祈禱時,在我腦海中浮現的是耶穌領受洗禮的場景,那時候,事前,我沒有進行任何默想,但這個場景一直伴隨著我。
耶穌浸入無味,平淡的水中,這是一個非常迷人的隱喻,象徵天主性沉浸在我們人性。如果天主選擇成為人類的一部分,無論人類多麼無味,多麼無能,總有一些東西能引起天主的注意,使天主留意人類,而且,人類能迷惑天主,使天主浸入人性中。沉浸也是天主給人類的一種保證,人類什麼也不會失去。人類是可被贖回的。在水的底部,總會升起希望。就人而言也確是如此。沒有人會以如此不可挽回的墮落。
這種沉浸與亞當的墮落完全不同,亞當使自己牢牢地紮根在人性本有的的罪惡中,無法擺脫自己的缺陷。耶穌藉著自己的沉浸淨化了人性。過去,這水,由於過去承載了人類的罪過,變得污穢,現在,由於耶穌的沉浸,這水變得潔淨,不再污穢。現在,這水成了永生之泉的標記。
耶穌從水裡出來的時候,成了一塵不染的人。先前的亞當無法走出自己的缺陷,他曾與天主同行,充滿天主的恩典,已經墮落。耶穌浸入水中,其象徵的是祂沉陷在脆弱的人性。祂從水裡出來的場景,象徵的是人類是可以被救贖,有可能恢復到先前充滿天主恩典的狀態。
這種刻意的沉浸完成的時候,聖父宣告這是祂的鍾愛之子,以此證明耶穌就是聖子。顯然,在那個瞬間,耶穌充分認識到祂的天主性和人性。那時候,祂的脆弱和完美,在同一時刻,同時顯現出來。
祂就是那宣稱聖殿是自己的家的那個孩子。祂就是那個想要住在聖殿,不再離開的那個孩子。突然,天主顯現,祂意識到聖父不僅臨在於聖殿內,祂無處不在。整個世界都成了能體驗到天父臨在的聖殿。從那一刻起,不論是在沙漠中,在群山上,在平原上,在大海之上,還是祂獨自一人的時候,或是祂與百姓在一起的時候,祂都會呼求聖父。
這也是耶穌被公開宣認,並非單獨一人的瞬間。聖神以一種超然的方式臨在祂的身上,聖父的話證明祂就是聖子。祂並非單獨一人,雖然祂覺得聖父不在那裡,祂依然高聲詠唱聖詠:“天主,天主,禰為何把我拋棄?”祂逐漸意識到:祂常在聖父和聖神的陪伴下行走。聖父並沒有叫祂,問祂說:“兒子,你在哪裡?”亞當聽到這話的時候,渾身發抖。先前的亞當覺察到自己是赤身露體的,祂意識到:自己在天主面前,常是透明的。他窮盡一切,試圖隱藏自己,但是不能。他再也不能保持不透明了。因為他犯了罪。新亞當與聖父和聖神同行,彼此完全透明,並不因此感到尷尬。消除罪過以後,生命的陽光顯而易見。為犯罪的人而言,顯而易見,便是一場噩夢。
主受洗節邀請我們滿懷希望,使我們從自己的脆弱中走出來。這個慶節邀請我們在顯而易見的天主真光中行走。家庭生活,喜樂和人性缺乏透明,就是慢性殺手。我們需要擺脫困境。我祝願你們每人都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時刻。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