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 墨守成規

 


谷 7:1-8,14-15, 21-23


今天的福音討論猶太教的潔淨禮和傳統,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場討論的背景。法利賽人從耶路撒冷步行一百多公里路趕來,只是為檢查看看這位新老師是否符合猶太教的正統觀念和是否遵守了耶路撒冷的標準,嗯,耶路撒冷偽善的標準!


  法利賽人看見耶穌的門徒沒有洗手就吃東西,便質問耶穌為何不教祂的門徒潔淨的禮儀。然而他們所擔心的,並非因使用未清潔的手吃飯所帶來的危險,反而是耶穌的門徒沒有拘守履行潔淨禮。耶穌強調他們邏輯和思維上的差異,並反問他們,若內心是骯髒的,保持外表潔淨意義何在?耶穌在教訓耶路撒冷的人,因為他們的標準是虛偽的!


  耶路撒冷的監督者一離開那裡,耶穌就做了一個潔淨的舉措。祂告訴人們,沒有什麼由外進入人內的能使人不潔,反而是從人裡面出來的才使人污穢。耶穌所講的話從生理學上來看是正確的,人們對於觸碰任何從體內出來的東西都有所忌諱。不過,這個隱喻是關於保持思想和心靈的純潔和聖潔。因為如果思想不純潔,清潔身體也於事無補。舉一個例,如果你的口罩已經被病毒污染,那麼即使你消毒雙手其實也沒有什麼作用!戴上乾淨的口罩吧!


  自我聖潔是這場討論的本質。有時我們可以做表面功夫來假裝聖潔,然而內心卻是不純的,甚至是污穢的。耶穌要求我們在聖潔的心靈中成長,並配合外在的聖潔儀式,表裏如一。


  耶穌針對的不單單是清潔的問題,而是整個虛偽的問題所在。所謂偽善,即一個人內在的性情與外在的表現之間的對立。不少人在解讀虛偽時顯然犯了一個錯誤,例如當人們在尷尬的情況下試圖挽回面子,或有人為了掩飾貧窮的尷尬而假裝生病以逃避正式的宴會,這些都不是虛偽。虛偽指的是一個人內心渴望的邪惡以無辜的外在表現來掩蓋真相。耶穌就是這樣解釋“科爾班”習俗(我所能供養你的,已成了「科爾班」,即「獻儀」。谷7:11)。當孩子們不想照顧父母時,他們就向聖殿獻祭,以逃避照顧老人的責任。這是一種企圖,甚至是對天主的欺騙,試想想天主會悅納他們這樣的祭獻嗎?這就是所謂的“偽善”。當這種虛偽的行為被制定成習俗時,就說明社會已經誤入歧途了。


  耶穌從根本上挑戰傳統的概念。如果人為了履行傳統而遭受不公義的對待,那麼這種傳統就應該被停止。被稱為印度之父的聖雄甘地曾發起“鹽業大遊行”,他號召人們以非暴力來對抗英國人,因為英國人用傳統製鹽的方式向印度人徵稅。他的一位密友安妮.貝桑特建議他不要違抗法律,她說:爭取獨立的鬥爭應該在法律的約束下進行。甘地在這個問題上明確的態度仍然是許多人的榜樣。他告訴她,當法律開始不公正時,一個人遵守法律的義務也就結束了。


  傳統究竟是什麼?對基督徒來說,它是人們在自己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中如何實踐福音價值觀的一個記錄。當福音的價值與當時特定的社會、政治和宗教環境相互作用時,就會產生一種生活和敬拜方式。這是有機的、動態的。傳統並不是實行與今天毫無關係的僵化儀式。我們也生活在一種傳統當中,根據社會現時的情況,我們對生活和崇拜做出了自己的解釋。其實我們已經開創了一個先例,就是在傳染病的背景下如何舉行彌撒和聖事。


  可是有一些傳統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若我沒有記錯,風趣的耶穌會會士托尼.德梅羅神父曾經講述一個寺院的故事。有一所寺院在定期舉行的晚間供奉時,住持的貓跑來跑去,擾亂了儀式的進行。他便吩咐年輕的弟子在儀式開始前把貓綁起來,然而弟子們卻不明所以。師父死後,弟子們還是繼續在祭祀前把貓綁起來。之後,那隻貓也死了,弟子們就買來了一隻新貓,並在祭祀開始前把牠綁在聖殿的柱子上。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傳統的意義,但這並非成為我們繼續進行的理由,而是為了讓傳統儀式與我們現代人有所關聯。


  有些人喜愛古老的傳統。這種幻想就像莎士比亞戲劇對人有一定的吸引力一樣,演員們穿著那個時代的服裝,做著與今天毫無關聯的動作。縱然好奇心能激起藝術的價值,可是它並不能代表當代的文化或現代人的心理傾向。耶穌強烈反對把舊有的習俗當成不可改變的傳統,導致現代人不再對信仰傳統作出補充,嚴重歪曲了我們的信仰生活。


  最近引起爭論的傳統之一是拉丁禮彌撒和梵二後的羅馬禮彌撒。教宗本篤因應一些對拉丁禮有特殊喜好的人的要求,允許將拉丁彌撒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彌撒。後來,它在一些地方被濫用為常規形式的彌撒,並開始逆轉梵二的改革。教宗方濟各取消了這種允許,並委託主教們只在特殊的情況下才准許舉行拉丁彌撒。當禮儀的使用不能代表當前精神文化的語言和符號時,這些儀式就像一齣戲劇,縱使能引起一些人的好奇心,卻不能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祈禱團體。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將臨期第四主日 (乙年) — 天軍報喜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