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第四主日 (甲年) — 耶穌,天主與我們同在

 


瑪1:18-24

 

 「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是今天福音的開端。瑪竇在他所描述的福音中一開始就強調聖神的介入,以避免人誤會耶穌的誕生是因人的介入。

福音中的聖神 (spirit) 並不具陽性元素。希伯來語 Ruah 是陰性,指力量,是造物主神聖的氣息。瑪竇這裡所指的是創世之初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的氣息。(創1:2)

路加甚至明確地記載了瑪利亞童貞懷孕(路1:26-39),這並非要強調她卓越的品德,更不是要眨低性慾。這段經文的引入這是為了向信徒啟示一個基本真理:耶穌不僅是人;祂從天而來,並且是取了人體的同一個主。

對於這個誕生的敘述,我們內心產生了許多合理的疑問。然而瑪竇並無興趣去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他只想讓我們明白:瑪利亞的兒子正正就是先知們所宣告天主預許要繼承達味王權的那位。

福音的結論是莊嚴的。整段經文似乎是為了要證明主藉著先知所說的話應驗了:「有一位貞女,將懷孕生子,人將稱他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瑪1:22-23)

這預言按字面最原初的意思是宣布阿哈次的兒子希則克雅的誕生。他確確實實就是厄瑪奴耳,即天主保護自己的子民和達味王權的標記。然而,這預言並沒有回應到寄託在他身上的所有期望。他甚至沒有實現依撒意亞所述的幸福、昌盛與和平的許諾。他並非神奇的謀士、強有力的天主、永遠之父、和平之王…。(依9:5-6)

瑪竇要指出:耶穌就是應驗了先知的預言的那一位。祂就是先知所宣布由貞女所生的那個兒子,祂才是真正的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祂將被賜予永遠的王權,實現以色列所有的希望。

一如瑪竇福音的開端,厄瑪奴耳的主題回到福音的末端,並以主臨別前的應許:「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即厄瑪奴耳),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作為結束。「天主與我們同在」開啟和結束了瑪竇的著作,因為聖史要告訴我們,天主就是耶穌本人,而祂常常伴隨著所有人類。

福音也強調瑪利亞的童貞。貞女一詞在聖經中具有隱喻的含意:一個全然以不貳之心去愛的人。童貞就是全心全意愛主的象徵,也是聖保祿致書給格林多人中所使用詞:「因為我是以天主的妒愛,妒愛你們。原來我已把你們許配給一個丈夫,把你們當作貞潔的童女獻給了基督。」(格後11:2)

瑪利亞無疑地把童貞的典範——成全 (perfection) 實現了。對每一個基督徒而言,她是全然以完整、不貳之心去愛天主的最高模範。

要完全反思今天的福音,我們必須以今天福音的主人翁若瑟的思緒來默想。一個男人,一個義人,與一位女人(或許只是一個女孩)訂了婚,正熱切期待著婚禮。然後他得知女人懷了孕,而他肯定不是孩子的父親。她解釋這是透過聖神,或許她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即使給若瑟講述天便的故事,他應該也難以相信,就像現今任何人一樣。若瑟為解決這個困境可能多夜無眠。他應該娶這個懷了別人的孩子的女人為妻嗎?最後他決定暗暗地休退她,不願公開羞辱他已開始深深地愛上的女人。正當他決定休退她後,就得到接納瑪利亞為妻的夢。 

夢只是一種方式去描述若瑟如何在沒有任何司祭或先知的神諭之下得到天主的建議。這裡所指的夢,並非指人在睡眠中腦部無意識的活動,而是對日夜都困擾著若瑟的難題的回應。在夢中,他意識到接納瑪利亞和孩子是天主的旨意,即使天主的旨意與他的決定有相違背,他仍然遵從。

若瑟的行為對我們的辨別過程作出了許多的教導。很多時我們傾向認為自己的決定就是天主的旨意,或我們總會找到理由辯護不去行天主的旨意。我在所行的事當中辨別天主的旨意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誠蒙Fernando Armellini SCJ 供稿以進行分析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將臨期第四主日 (乙年) — 天軍報喜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