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八日慶祝期第八日 — 天主之母聖瑪利亞節日

 



路 2:16-21

 

今天的福音是子夜彌撒經文的延續。在耶穌的馬槽旁邊,牧羊人再次出現。他們按照天上的喜訊,來到白冷,找到了若瑟、瑪利亞和躺在馬槽中的嬰兒。他們沒有發現任何獨特之處,只見一個嬰兒和祂的父母在一起。然而,從這個弱小、需要人幫助和保護的小生命中,他們確認出祂就是救主。他們不需要獨特的標記;不需要確認奇蹟異事。牧羊人代表著所有窮人和被排斥的人,而他們幾乎本能地辨認出在白冷的嬰孩就是來自天上的默西亞。在耶穌聖誕的場景,我們看到牧羊人單單在觀察——欣喜若狂——天主為他們所行的奇妙化工。接著他們便向其他人傳揚他們的喜悅,凡聽見的人都驚訝牧人向他們所說的事。(路2:18)

路加在其福音的開端常常揭示那些有感參與天主計劃的人的驚奇和無上的喜樂。當依撒伯爾發現自己懷孕後,便對所有人一再重複地說:「上主在眷顧的日子,這樣待了我。」(路1:25)西默盎和女先知亞納讚美天主讓他們親眼看見祂在萬民之前早已準備好的救援。(路2:30-38)瑪利亞和若瑟同樣感到驚異(路2:33, 38)他們都具有嬰兒的眼目和心靈,伴隨著父親的一舉一動。祂仍被祂的姿態和微笑保留著欣喜若狂。祂笑了,因為祂從天父所做的一切中看出了祂愛的跡象。「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正如耶穌有天這樣說道:「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谷10:14-15)

路加福音所呈現的瑪利亞如同我們的姊妹,她完成了和我們相似的信仰之旅。這位瑪利亞並非我們使之虔敬的對象,一個包裹在特權的雲霧中,以致在某些情況下,她備受欽佩或嫉妒,而非被愛。隨著天主的計劃逐漸被揭示,這裡的重點是信德和欽祟。當瑪利亞聽到牧羊人論耶穌的誕生,就「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瑪利亞「收集所有的事實」,將它們結合起來並抓住了當中的意義,和默觀到天主的計劃的實現。

瑪利亞對她所肩負的使命沒有完整的圖像。她是循序漸進地慢慢意識到這一點。她對西默盎論這孩子的事感到大為驚異(路2:33)她對天主的偉大感到驚奇,如同宗徒和眾人一樣(路9:43-45)她不明白她的兒子選擇把自己交付給天父的事業的話(路2:50),一如十二個門徒難以理解師傅的話一樣:「這些話他們一點也不懂,這話為他們是隱秘的;他所說的事,他們也不明白。」(路18:34)即使瑪利亞不明白,但她觀察、默想、反覆思量,而只有在耶穌復活後(並非之前),她才理解這一切;她這才清楚看到通過她的使命所展開的事情的意義。

路加最後一次呈現瑪利亞是在《宗徒大使錄》的開端。他把她置於信友團體當中:宗徒們聚集在一起持續不懈地祈禱。「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他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宗1:14)她是有福的,因為她相信了。(路1:45)

今天的福音以割損禮為總結。藉著這個禮儀,耶穌正式成為以色列子民的一份子。然而這並非路加回憶此事的主要原因。他對另一個細節更感興趣——給孩子起名,一個並非由父母所起的名字,而是直接從天上指定的名字。當我們謹記以色列的文化背景,就會明白路加賦予孩子名字的重要性。祂叫耶穌,意即「天主拯救」。瑪竇這樣解釋:「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瑪1:21)

當我們與一個人建立關係時,我們便會認識這人的名字。當天主與我們對話時,祂便會指出祂的名字和揭示祂的身份。天主為祂的兒子名命,親自訴說祂是誰——「拯救者」,除了拯救外什麼也不是。這名字在福音中被重複了566次,幾乎是在提醒我們,天主的形象凡是與這名字不相符的,都必須被刪除。現在我們明白到為何舊約中天主嚴禁祂的名字被宣讀的原因,因為只有在耶穌身上祂才能告訴我們祂是誰。

在路加福音中,有趣的是,那些直呼耶穌名字的人並非正義或成全的人,反而是那些被邊緣化的人,那些被惡勢力所擺佈的人。他們是附魔的人(路4:34)、癩病人:「師傅,耶穌,可憐我們罷!」(路17:13)、瞎子:「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路18:38),以及在祂身旁一同死在十字架上的罪犯:「耶穌,當你來為王時,請你紀念我!」伯多祿提醒眾人的宗教領袖:「除他以外,無論憑誰,決無救援,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4:12)




誠蒙Fernando Armellini SCJ 供稿以進行分析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