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主日(甲年) — 召喚的天主


若 1:29-34


在今天的福音中,若翰看到耶穌面朝他來時,便喊說:「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若1:29)。為何若翰要用如此獨特的形象來描繪耶穌呢?在舊約中從未有人被稱為「天主的羔羊」。這句措詞標誌著他艱鉅而冗長的靈性旅程到達到了巔峰。事實上,它由全然的無知開始,若翰曾兩次喊道:「我也不曾認識他」(若1:31; 33)。

若翰很可能受教於谷木蘭的厄色尼派團體,因而他的靈修被他們同化。他認識歷史,熟讀經卷。他在投射逾越節羔羊,這羔羊的血被塗在埃及房屋的門楣上,拯救了他們的祖先免於天使的擊殺,並預示了耶穌的命運,有一天祂要如同像羔羊般被祭獻。聖史若望肯定想把同一的標記刻劃出來:事實上這正是司祭在聖殿開始祭獻羔羊之時。

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第二次引用的「天主的羔羊」,為每個以色列人來說都耳熟能詳——即上主的僕人。這亦是今天讀經一所提及的。先知是這樣描述祂走向死亡的:「如同被牽去待宰的羔羊……他為了承擔大眾的罪過,作罪犯的中保,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依53:7, 12)。若望把這個圖像應用到耶穌身上。

洗者若翰想到第三個帶有聖經依據的召喚:羔羊與亞巴郎的祭獻休戚相關。依撒格和他的父親一同前往摩黎雅山時問道:「看,這裏有火有柴,但是那裏有作全燔祭的羔羊?」,亞巴郎答說:「我兒!天主自會照料作全燔祭的羔羊。」(創22:7-8)

「看,天主的羔羊!」正是洗者若翰的回答。這羔羊就是耶穌,是天把祂賜給世界作為祭品,以代替應受懲罰的罪人。如同依撒格一樣,祂是心愛的獨生子,背著木柴來到祭獻的地方。耶穌一如依撒格,甘願為愛而交付自己的生命。

此刻有人或許會感到疑惑,洗者若翰兩次轉向耶穌斷言說「看,天主的羔羊」時(苦1:29, 36),真的想起了以上三個聖經根據嗎?或許並沒有,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聖史若望抱持了這些想法。他想為他團體中的基督徒和我們提供一個教理講授。

福音的第二段(若1:32-34),呈現了洗者若翰的見證。他認出聖神降下並停留在身上的那個人是「天主子」。對觀福音亦有敘述耶穌受洗的場景(谷1:9-11),然而若望引述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聖神不僅降在祂身上,更停留在祂內。

藉著耶穌,聖神進入了世界。任何反對勢力都不能驅趕或戰勝祂,聖神要從祂身上傾注到每一個人當中。這就是洗者若翰所宣告的「以聖神施洗」(若1:33)。

若望打從福音的首端,就想透過洗者若翰向門徒宣告這個希望和喜樂的信息。儘管世間上的惡勢力勢不可當,然而等待人類的是「與聖父和祂的子耶穌基督」的生命的共融相通。這些事——若望如是說——「我給你們寫這些事,是為叫我們的喜樂得以圓滿。」(若一1:3-4)





誠蒙Fernando Armellini SCJ 供稿以進行分析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將臨期第四主日 (乙年) — 天軍報喜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