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五主日(甲年) — 人怎麼能成為鹽與光呢?

 



瑪5:13-16


今天的福音,耶穌以鹽和光來定義門徒和他們的使命。以色列的拉比經常說:「梅瑟五書——即天主賜予祂子民的神聖法律——就像鹽,沒有鹽世界就無法存在。」耶穌把這個形象應用到門徒身上。

鹽第一個和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給食物調味。自古以來,鹽成為「智慧」的標記。這預示門徒要為世界帶來賦予生命韻味和意義的智慧。

鹽不僅用於佐料食物,也用於保存食物,防止它腐壞。基督徒是地上的鹽:他的存在是為防止墜落,以免社會被邪惡的原則導致腐敗和衰退。在一個對於人類生命從開始到自然死亡這個神聖性受到質疑的世界,基督信徒就是喚起這份神聖性的鹽。當性行為、同居和通姦變得微不足道,甚至不再被提起時,基督徒便喚起男女之間融洽和諧的關係的神聖性,以及天主對婚姻之愛的計劃。當人們追尋自己的利益時,基督徒就是保存的鹽,時常對每個人喚起一個英勇的提議——把自己當作禮物。

緊接著真福八端,鹽的比喻瞬即被講論。若基督徒完全接受師傳的建議,不加不減,不扭曲,沒有用「然而」、「或許」和「但是」來淡化它,使它變得沒有那麼苛刻,且看似更可行的話,那麼基督徒就是鹽了。

例如,耶穌說要把個人資產分施給別人,要把臉頰的另一面也轉給別人,要寬恕別人七十個七次。這就是福音之鹽獨特的韻味。然而,我們總是有想添加些少「常識」進去的誘惑。總有評論說人不能做得過了頭,也得為自己著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寬恕別人的次數過了頭,別人便會乘機利用你;又或是非必要,人不應訴諸暴力。這些評論都危及了福音真正的信息,使其失去了味道。

耶穌稱祂的門徒為「世界的光」,宣示天主賦予以色列成為世界之光的使命注定要通過他們延續下去。燈的形象令人愉快:我們被引介到上加里肋亞(即加里肋亞北面)一個小農簡陋的家中,那裡點著一盞用粘土製成的油燈。它被放在鐵架的高處,能照耀房子內最隱蔽的陰暗處。總沒有人想到要把燈放在斗底下。

這個邀請並非要隱藏、掩蓋福音信息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門徒不必擔心要為耶穌的提議辯護或證明其合理性。他們只是無懼地宣講,毫不害怕被人嘲諷或迫害。對萬民來說這將會是一盞燈,「就如留神在暗中發光的燈,直到天亮,晨星在你們的心中昇起的時候。」(伯後1:19)




誠蒙Fernando Armellini SCJ 供稿以進行分析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將臨期第四主日 (乙年) — 天軍報喜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