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五主日 (甲年) — 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轉變


 

若 11:1-45


拉匝祿的復甦並非復活,因為回到這個物質的世界是復甦,但超越這個物質的世界,進入天國才是復活。

伯達尼一家由兄弟姊妹組成,他們代表一個沒有階級地位,只有弟兄姊妹的基督徒團體。這個團體面臨著一個解不開的謎題:一位兄弟的離逝。為何耶穌不防止死亡?心愛之人的死亡、我們的死亡,都試驗著我們的信德。讓人萌生祂「不在這裡」,祂並沒有以愛來陪伴我們的猜疑。

耶穌通過拉匝祿的死亡回應了這個困境:祂無意防止生物學上的死亡。祂來不是為延續這樣的生命,而是帶領我們獲得永生。當神修退却到只要求神蹟時,就會無可避免地引發信德的考驗,在最需要祂的時候,即患病、哀傷和不幸之中懷疑「祂不在這裡」。

瑪爾大相信死人的復活。她深信在末日,她的兄弟拉匝祿會與所有義人一起復活並有份於天主的國。

她所理解的復活(或許與現今眾多基督徒所理解的一樣)並沒有安慰到任何人。天主容許人死只為讓他復活嗎?

基督徒所相信的,並非末日時的死亡和復活,而是被基督所贖回來的人「永遠不死」。

讓我們舉個例子,假設在母胎中有一對雙胞胎。在懷胎九個月中,他們能看見,理解和對話。他們只認識他們小小的世界,對外界無從想像,對動物、植物、花朵、海灘等一無所知。

九個月後,雙胞胎輪流出生。那個稍微遲了點出生,尚留在母胎中的嬰兒,即使只是極短暫的時間,心裡想道:「我的兄弟死了,他再也不在這裡了。他消失了,離開我了⋯」然後哭起來。然而他的兄弟並沒有死。他只是離開了一個受限制、短暫、有限的生命,進入另一個生命形態。

因此以基督徒的角度來看,此世的生命猶如妊娠,死亡是被遺留下來的人的證言,並非死者的證言。老子曰:「毛毛蟲眼中的世界末日,我們稱之為蝴蝶。」





摘自Fr. Fernando Armellini SCJ的原稿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將臨期第四主日 (乙年) — 天軍報喜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