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期第四主日 — 生命僅得一次,卻有許多服務


 

若14:1-12


「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裡去的路。」(若14:2-4)耶穌說這話是指祂必須經歷一段艱苦的「道路」。祂還提及祂的門徒必須非常了解這條「道路」,因為祂常常談論。

這「道路」是通往復活的艱苦旅程,需要犧牲性命。耶穌給門徒講論過無數次,但他們卻遲於領悟。當祂強調「生命的恩賜」時,他們總是分心,想著別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父家裡的眾多位置」這個問題變得清晰可見。誰若願意步武耶穌所走過的「道路」,便馬上發現自己正在天主的國——即父家。這家並非樂園,而是基督徒團體。那裡有許多住處,指的是團體間有許多服務,許多工作要完成。「許多住處」無非是「各式各樣的職務」,亦即在不同的情況下,每個人都要為弟兄姊妹發揮自己的能力,就是從天主所領受的許多恩寵的能力。

今天的福音的第二個要點集中在斐理伯的問題上:「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了。」斐理伯彷彿是人心隱密的渴慕的詮釋者。他知道「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若1:18),因為「祂住於不可接近的光中,沒有人看見過,也不能看見的天主。」(弟前6:16);同時也憶及到為心裡潔淨的人所保存的福樂:「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瑪5:8),而他認為耶穌可以滿足他隱密的渴望。他提出的要求,彷彿呼應著梅瑟和聖詠作者所要表達的要求。

耶穌的回答展示了目睹天主的方法。人們需要仰觀祂。祂是天主為了彰顯自己而揭示的面容,祂來和祂的子民建立一個親密的關係、友誼和共融。祂是「不可見的天主的肖像」(哥1:15),「是天主光榮的反映,是天主本體的真像」(希1:3)。

認識天父,不需要任何辯論或推理。讓自己迷失在不充分的哲學研究上是不值得的。默觀耶穌,觀察祂的言行、祂的教訓、祂的行為,祂如何愛,祂喜歡誰、祂照顧誰、祂愛撫誰以及祂讓誰愛撫祂、祂與誰同桌共食、祂的選擇、捍衛的人……就足夠了,因為父也作這些。耶穌滿全的事業就是父的事業(若14:10)。

「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耶穌肯定地說(若14:9)。我們所需要的就是信德的凝視,一種超越外貌、超越純粹物質的數據,一種從耶穌的工作中才能捕捉到天主揭示自己的注視。這種凝視等同於相信。






摘自Fr. Fernando Armellini SCJ的原稿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將臨期第四主日 (乙年) — 天軍報喜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