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期第六主日 — 沒有聖神,福音只流於是教義

 


若14:15-21

 

門徒明白耶穌將要離他們而去。他們感到憂傷,撫心自問當耶穌離去後他們該怎樣才能繼續團結一致。

耶穌承諾決不會在沒有保護和指引下遺留他們獨自一人。祂說祂要求父,而父必會「賜給他們另一位護慰者」,祂將永遠與他們同在。耶穌進一步澄清,只有那些和祂、祂的計劃與祂愛的工程相一致的人才能領受聖神。世界卻不能領受祂。

聖神所不能領受的世界即是什麼?是否指外邦人、那些不屬於門徒團體身處遠方的人,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耶穌所指的世界並非人,而是每個人心中的某些部分——就是被黑暗、罪惡和死亡統治的部分。這就是世俗的精神,與基督的精神恰恰相反。聖保祿向格林多人指出這一點,因為他們正被人的智慧所引領。

聖神被稱為護慰者(被召留在身旁者)。在尚未有律師制度的古時,每個被告者只能為自己辯護,請證人證明其清白。有時有些人雖然無罪,卻未能證明自身的清白;有些犯了罪,卻得到寬赦。對他們來說只剩下一個最後希望:在集會中有一個因其道德正直而受人敬仰的人站出來。這個無可指摘的人二話不說站起來走到被告人身邊,這個動作示意他宣告那人無罪。沒有人膽敢再增加譴責。這「辯護者」被稱為「護慰者」,就是「被召到遇上麻煩那一方的人身邊的人」。因此,這個名稱有指保護者、幫助者,辯護者。

耶穌承諾門徒必會賜給他們另一個護慰者,因為他們已有一個——祂本人,一如若望一書所提到:「我的孩子們,我給你們寫這些事,是為叫你們不犯罪;但是,誰若犯了罪,我們在父那裏有正義的耶穌基督作護慰者。」(若一2:1)

耶穌是護慰者,是我們與天父之間中保,並非因為祂從來自我們的罪而激起天父的義怒中保護我們(天父常常站在我們這邊,如同耶穌一樣),而是因為祂從指控我們的人,我們的敵人——即罪惡——中保護我們。罪惡就是仇敵,耶穌知道要如何駁斥牠,撲滅牠的能力。若望提醒基督徒團體這個真理,使他們在生活困難、靈性黑夜、軟弱和傾向於罪惡中時,不會灰心喪志、絕望或失去內心的平靜。

基督徒的責任在於常常對聖神的流動保持開放。聖神總是揭示新事物、增加喜樂和平安、助人作更好的祈禱,並讓心靈擺脫無意義的恐懼。







摘自Fr. Fernando Armellini SCJ的原稿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將臨期第四主日 (乙年) — 天軍報喜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