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聖體聖血節 (甲年) — 天主聖言暨生命之糧
若 6:51-58
這段經文是耶穌在增餅奇跡後,在葛法翁施教時對生命之糧的論述的總結。群眾看到神跡後,就立意強迫祂,立祂為王(若6:14-15)。
為何這班感到驚奇和仰慕的群眾要尋求耶穌呢?他們都被不成熟的信德有所驅使。他們對耶穌感興趣只是因為他們認為祂能透過神跡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成熟的信德卻是另一回事。這些人理解到耶穌行神跡並非要令人欽佩,而是為了導向更深層次的事實。
葛法翁的群眾並不理解。耶穌嘗試解釋這個奧秘,祂把自己喻為從天降下的生活的食糧來開始祂的論述(若6:33-35)。祂斷言,誰聽祂的話就會融入祂的信息,祂的福音,以生活的食糧來養育自己。然而,祂的陳述卻無人能聽得入耳。
對猶太人來說,從天降下的食糧就是瑪納(詠78:24),而滋養人的食物就是天主聖言(依55:1-3)。「若瑟的兒子何以有此權柄?」他們憤慨地問道。耶穌沒有緩和祂的主張,反而作了一個更加令人震驚的聲明。這食糧不單單是祂的教義,而是祂的肉。「我所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為使世界獲得生命。」這就是今天經文的開端(若6:51)。
吃這道成肉生的肉意旨承認天主的啟示是通過「木匠的兒子」來到這世界,並欣然接納來自天上的智慧。
即使在此闡明下,耶穌的提議的駭人聽聞之處仍然存在。人怎能「吃人」呢?聽眾驚愕的反應是可以理解和合理的:「這人怎麼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若6:52)他們明白祂指的不僅是對天主的啟示的靈性吸收,也指真實的「吃」。這是什麼意思呢?有關聖體聖事的論述在此插入。
耶穌親自賦予聖體聖事意義。這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泉源與高峰」。我們知道由於缺乏司鐸,許多基督徒團體在主日相聚到主的餐桌前,只能領受聖言而未能領受聖體。我們堅信,他們藉著這獨一無二的食糧必能獲得豐富的生命。
必須強調的是,感恩聖祭是聖事——真正使復活的基督臨在。它並不能代替人對基督聖言的信德。在領受聖體前,必須先聆聽和默想一段福音經文。恭讀聖言是不可或缺的大前提。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