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甲年) — 一顆心內的四種心田

 


瑪13:1-23


在撒種者的比喻中,我想你們留意一下撒落在貧瘠之地被浪費的大量種子。那些聽了天國的話而又遵行的人所結的果實是比喻的焦點。然而,對浪費——失敗和失望——的堅決主張,是比喻中另一個重要的元素。它反映出世上的一個現實,邪惡似乎比良善顯得更強大、更有效。此外,也要留意它漸進和無情的統治:種子不發芽,發芽的不生長,生長的窒息了。

要更深入理解這個比喻,須知道在耶穌的時代,撒種是在田野尚未被準備好之前就撒下,而非準備之後。農夫在耕地、鋤地、剷除荊棘、消理石頭之前就撒下種子。因此,我們明白到為何種子會落在未經處理的地上。

比喻中的農夫顯然是徒勞無功、浪費種子和氣力。我們很難相信一個田地淪落到如此狀況,能有什麼東西長出來。然而,在撒種之後,他犁地:路徑消失了,荊棘和野草被清除,石頭也被移開,而看似貧瘠的田地,很快就佈滿了玉米,然後是金黃色的穗子。這真是一個奇蹟!祂的話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因為祂本身就具有不可抗衡的生命力。

我們大家都曾懷疑在這個腐敗的世代宣揚天主聖言是否有用;對聽而不聽、心硬、只著重金錢、娛樂和瞬間即逝之事的人談論福音是否仍有意義?當這種想法浮現時,正是對蘊含神聖力量的聖言表示信德的時候。

成效不足並非取決於種子或撒種者,而是取決於土壤的種類。

首先,是一顆心硬的心。它就像路邊的土壤,被無數的人踐踏而成。它代表難以被聖言刺穿的心,因為它吸收了世俗的思維模式,適應了當今的道德觀念,並採納了世人提出的價值觀。

然後,是一顆飄忽不定的心。它經常感到興奮,但不過幾天便打回原形。它就像一層薄土覆蓋在一塊大石上,以致種子撒下發芽後馬上就枯乾了。

另有一顆煩躁不安的心,被世間的問題擾亂。它追逐成功和財富,滋養卑劣的夢想。這些擾亂就像荊棘,使種子窒息。

最後,是一顆良善的心。它使福音結出豐盛的果實。

這不是關於四種類別的人,而是每個人內心四種不同程度的傾向。傳道者為了撒寶貴的種子,直到找到理想肥沃的土壤才撒種是不切實際的。好地、荊棘、石頭和乾土永遠都會在一起。對門徒來說,這將成為推動他們富於撒種的動力。很多努力將會白費,但總有一天,這些產物會準時地出現在每個人身上。







摘自Fr. Fernando Armellini SCJ的原稿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將臨期第四主日 (乙年) — 天軍報喜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