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December, 2023

天主之母聖瑪利亞 (乙年)

Image
  路2:16-21 今天的福音是耶穌聖誕節子夜彌撒所讀的經文的延續。牧羊人再次出現在耶穌的馬槽旁邊。在收到來自天上的信息後,他們來到白冷找到若瑟、瑪利亞和躺在馬槽中的嬰兒。直得留意的是,他們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之處。他們只看見嬰兒和祂的父母。而然,他們從這個需要幫助和保護的弱小生命中,辨認出救世主來。他們不需要特殊的標記,也不需要證實什麼奇蹟異事。牧羊人代表所有窮人和被排斥者,他們幾乎憑本能承認白冷的嬰兒就是來自天上的默西亞。在耶穌誕生的場景中,我們見到牧羊人單純地觀察著天主為他們所做的奇妙化工,在欣喜若狂中感到驚奇神奧。然後,他們向別人傳報他們的喜樂,所有人都對他們所聽到的事都感到驚訝不已(路2:18)。 路加在他福音的第一章中,常常揭示那些有感自己參與著天主計劃的人的驚奇和巨大無比的喜樂。依撒伯爾發現自己懷孕後,向所有人重複說:「上主在眷顧的日子,這樣待了我」(路1:25)。西默盎及女先知亞納讚美讓他們親眼看見祂為萬民所預備的救恩的上主(路2:30-38)。瑪利亞和若瑟同樣感到大為驚異(路2:33, 38)。他們都帶有嬰孩的眼目和心靈,一瞥天父的每個作為。他仍然對祂的手勢和微笑感到欣喜若狂。祂微笑是因為在天父所做的一切中,祂都捕捷到祂愛的痕跡。耶穌有天這樣說:「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谷10:14-15) 路加福音把瑪利亞呈現為我們的姊妹,她實現了和我們相似的信仰之旅。這位瑪利亞並非我們敬拜的對象,也非被特權的雲彩包裹著,以致某些情況下使人羨慕或嫉妒她,而非愛她。當天主的計劃逐漸地顯明時,信德和愛慕才是重點。當瑪利亞聽到牧羊人怎樣得知耶穌誕生的消息時,「瑪利亞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瑪利亞「收集所有的事實」,將它們結合起來,抓住箇中意義,默觀天主的計劃如何一一實現。 瑪利亞對她所承擔的使命沒有一個完整的理解。她是逐漸體現到這一切的。她對西默盎論這孩子的事感到驚訝,幾乎感到大為吃驚(路2:33)。她對天主的奇妙化工感到驚奇,門徒與所有人都和她一樣(路9:43-45)。她並不明白兒子說祂選擇投身天父的事業這番話(路2:50),一如十二門徒難以理解師傅所說的話:「這些話他們一點也不懂,這話為他們是隱秘的;他所說的事,他們也不明白。」(路18:34)即使瑪利亞並不明白,她細察、默想、反思,而只有在復...

聖家節 (乙年) — 年長者:年輕世界的建設者

Image
  路2:22-40 按照猶太法律,瑪利亞和若瑟帶著沒有殘缺的動物來給聖殿的司祭作奉獻以替代他們的孩子。富有的奉獻一隻羔羊,貧窮的則奉獻一對斑鳩或兩隻鶵鴿。瑪利亞和若瑟屬於後者。 這個信息對所有基督徒父母來說都別具意義。他們的職責不僅是提供孩子們教育、工作以及讓他們融入社會。他們蒙召去執行一項最要的使命:在孩子初生之時就把他奉獻給天主。他們不應該讓孩子接受特殊的禮儀,而是應該向他們灌輸深刻的信仰。信仰的教育並不非只是教導他們祈禱和強制他們履行宗教規定,重要的是把對耶穌所走過的「道路」的愛,深嵌到孩子們的心裡,把他們奉獻給天主,好使他們成為和平和新世界的建設者。 我們都知道孩子透過眼晴學到的都比耳朵來得更多。父母的基督徒生活方式是對孩子教授教理的最佳方式。如果父母在家裡祈禱,孩子們也會跟著他們祈禱;如果父母讀聖經,孩子們便學會在聖言中尋找他們的生命之光;如果父母忠實地參與基督團體的聚會,孩子們也會跟隨並成為一個盡心盡職的基督徒;如果父母對弟兄姊姐表現出愛、寬恕和慷慨,孩子們也會仿效他們。這才是基督徒父母怎樣把他們的孩子奉獻給天主的方式。 經文的第二部分,亦是今天的福音的中心,出現了一位老人西默盎。他被稱為「正義虔誠,期待着以色列的安慰」。隨著歲月的流逝,累積了人生苦澀,而老年人往往喜歡回顧往事。他們躲在青春歲月的記憶中,讓自己陷入憂鬱和悔恨之中。西默盎卻教導我們該如何老去。他也記得往事卻毫無遺憾,對現況亦無怨無憾,從未抱怨今昔非比。他記得天主的承諾,且以堅定不移的信心期待著它的實現。他活在聖言之光中,因此即使他知道自己壽命將至,也不害怕死亡。他感到高興,請求天主迎接他,讓他在主懷中安息。 他與天主對話並展望未來,他意識到在短時間內什麼都不會改變。然而他歡喜踴躍,默觀新世界的黎明。他歡喜踴躍得像農夫在播種的季尾時一樣歡喜,期待著大雨和豐收。他從不為自己和自己的益處著想,反而為他人,為全人類,為在天主的國建立之時所有人將經驗到的喜樂而著想。 西默盎的破涕必能被家中任何一位長者所理解:「我親眼看見了,你在萬民前準備好的救援:為作啟示異邦的光明,你百姓以色列的榮耀。」當西默盎看見並親手抱過默西亞時,他歡喜踴躍。現在他把祂以以色列的名字奉獻給萬民。這個動人的場景正描繪每個家族中信仰傳遞的任務。每一代基督徒都從他們的父輩中接受天主。他們親手把這喜悅交給孩子和子孫們,好成為...

2023年聖誕節文告

Image
祝大家聖誕節快樂! 在起初,聖誕節的故事並非如此喜樂。天主聖言在充滿敵意的世界中道成肉身。看似整個世界都在密謀反對耶穌的誕生,就像一個不受歡迎的孩子正在誕生一樣。在任何方面來說,這孩子很容易成為墮胎的受害者。一名懷孕女子未能清楚地指出孩子的父親是誰。一個父親安置帶著別人的孩子的妻子。如果這還不夠,在臨盆分娩時期他們正經歷一段冗長的旅程,足以危害母親和嬰兒性命。整個世界都對他們關上大門,不介入分娩和隨後而來的拼發症。最後,他們在動物中找到了庇護。 當嬰孩誕生時,連國王都反對祂並且要殺害祂,他有一個對無辜嬰孩下手的政治理由。黑落德只是個傀儡皇帝,他不是純猶太人,也不被猶太社會全然接受。羅馬帝國的佔領軍才是實際的統治者。為了保住他不穩的王位,他必須剷除社會上的任何威脅,好取悅他的帝國主子。因此,他要殺掉被東方賢士預言將要為王的那個孩子。所有的力量權勢都在密謀要除掉這個孩子。可是天主的計劃得勝。在每個焦慮不安的時刻,在墮入邪惡之時,天主把孩子和家人帶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 當他長大後,猶太寡頭執政黨和帝國烈強互相勾結,斷定他們已經永遠殲滅了祂。然而他們認為已殲滅了的那一位的復活,以及祂所發起的運動,都比那些試圖滅絕祂的烈國更久長。歷史的偏好多奇怪哦!與此相同,今年的聖誕節也發生在一個充滿敵對、各地戰爭依然持續的世界。 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聖誕歌是《平安夜》(Silent Night)。曲中的寂靜 (silence) 在於一位母親在哺乳剛出生的嬰兒時的心碎。啊!寂靜可以帶有不同的色調。有一種沉默是人民被權力壓制下所導致的。墓園裡有一種死寂,那些不能再發聲的人的寂靜。面對迫在眉睫的危險,有一種充滿恐懼和焦慮,令人毛骨悚然的沉寂。還有一種平安的寂靜,嬰兒安穩地睡在母懷中的沉靜。這才是聖誕節的寂靜。聖誕節的寂靜還有另一個令人興奮的意義——默默地聆聽,聆聽天使的合唱: 「天主在天受光榮,願人在世上享平安!」 “GLORIA IN EXCELSIS DEO ET IN TERRA PAX HOMINIBUS!” 現在就讓天使的合唱來打破我們預期的寂靜吧! 祝大家聖誕節快樂! Jijo Kandamkulathy CMF 甘天霖神父 聖母聖心愛子會

將臨期第四主日 (乙年) — 天軍報喜

Image
  路1:26-38  天上正在為首個聖誕節做何種準備啊!加俾額爾提前六個月就展開了這個過程,就在他將洗者若翰誕生的消息預告給匝加利亞之時。光榮合唱團也必須在此時開始練習。然後,加俾額爾準備就緒,在第六個月去見瑪利亞預告基督誕生的消息。接著,匝加利亞變啞的狀態必須收回。與此同時,若瑟的夢必須排練一下,星星也必須掛上好引領賢士,光榮合唱團必須在誕生之時出現啟發牧羊人,還有必須為賢士和若瑟的夢按時設定好!!!至少可說忙翻了,對吧? 為主基督的誕生而做準備的這齣歌劇是異常喜樂的故事。今天的福音讓我們從加俾額爾與瑪利亞的對話中一窺這齣戲劇。我們可以想像與天父有關聯的加俾額爾,如何與在聖殿獻香的匝加利亞相遇,更由於他的不信而成為啞巴的這個故事。加俾額爾一定受天父勸勉要對年輕的女孩瑪利亞溫柔一點吧。 當天使加俾額爾顯現給瑪利亞時,她必定在祈禱或在做家務。加俾額爾必定對這位勇於與他展開對話的大膽女孩的回應退避三舍。當他顯現給匝加利亞時,恐懼籠罩著他呢(路1:12)!但這個年輕女孩卻正與天使辯論著。我們驚訝地看到瑪利亞是何等熟悉靈性現實,天使的顯現並沒有嚇怕她,或她毫不懷疑是誰召喚她。 在舊約中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一個與瑪利亞年齡相約的男孩被天主所召。儘管撒慕爾在聖殿服務了數年,但他仍然無法認出誰召喚他(撒上3)。讓孩子熟悉神聖的經驗,或至少請教靈修輔導者,是我們的家庭中必須要培養的習慣。 當若瑟不明白瑪利亞懷孕的情況而想暗暗休退她時,瑪利亞奔向啟示給她的標記——依撒伯爾。老年懷孕的依撒伯爾必定是世上唯一能夠理解發生在瑪利亞身上的奇跡的女人。她們相會時,同聲讚美天主。親身經驗過天主的人就會像放在一起燃燒的木炭,一齊發光發亮。 瑪利亞答允加俾額爾的提案並非出於驚恐或脅迫。年輕如她,並沒有被天使威懾的存在嚇倒。相反,她在答允之前釐清她的疑慮。瑪利亞的「是」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對天主的回應。她選擇遵循天主的旨意。天主的旨意不會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發生,而是透過我們知情的答允和渴望跟隨天主的旨意而發生的。

將臨期第三主日 (乙年) — 預備道路,然後讓位

Image
  若1:6-8, 19-28 今天的福音介紹來預備默西亞的道路的洗者約翰。默西亞就是那光,而若翰的使命就是來給那光作見證。後來,我們也聽到耶穌稱祂自己為世界的光(若8:12)祂要求門徒也要成為世界的光(瑪5:14)黑暗很容易可以理解為邪惡、消極、絕望、缺乏平安和清晰的隱喻。光具有使事物清晰可見的能力。在靈修上,它指有衡量事物價值的能力和分辦真假的能力。光也能讓處於陰影和黑暗中朦矓的事物提供嶄新的視角。只有在基督內,我們才能評估今生和來世事物的價值。 這個為主預備道路的「聲音」不單只是一閃即逝的聲音,也不僅只為主預備道路,也讓路給默西亞。若翰是一位無可指摘的聖人,也是受人敬仰的先知。人們很容易把他誤以為默西亞,正如今天福音中看到的人們。約翰本來可以利用這一點!但他反而讓位。讓位是最崇高的行為。當人們聚集在接受他洗禮的耶穌身旁時,他說:「他應該興盛,我卻應該衰微。」他的話是多麼的崇高和豐有使命感。 那些讓位的人的故事是人性中神聖火花的驚人故事。例如在聖若望的復活敘述中,我們發現到伯多祿跟若望一同跑到墳墓(若20),而若望先他一步到達,卻非常高尚地讓位給伯多祿先進到墓內。基督徒的高尚在這種犧牲性的棄絕中閃閃發亮。當他看到賓客們在宴席中爭先恐後地爭選首席時,若望曾聽到耶穌勸告祂的門徒:「幾時你被人請去赴婚筵,不要坐在首席上,應去坐末席」,正是邀請我們讓位給別人這高尚的品格。 達味其中一個鮮少被提及的事就是有關他渴望為天主建造一座殿宇的事(編上22)。他對此充滿熱誠,並深信不疑。他擔心當他住在香柏木的宮殿,而約櫃卻留在帳幕中是不對的。然而先知納堂卻跟他說他不可為上主興建聖殿,因為他的雙手沾滿了血。達味聽從先知的話,謙卑地讓位給他的下一代。 我們都很熟悉那些拒絕讓位的政治故事。有些人熱衷於權力,有些則陷入妄想自視為重要人物。有些人害怕讓位,深信承繼人不能做得比他更好。我們真的這麼重要嗎?重要到沒有人能替代? 當教宗本篤十六世默默地、完全棄絕和公正無私地讓位給教宗方濟各時,這是多麼令人鼓舞的時刻。他用憐愛和欽佩的眼神望著新的教皇,即使他們的領導風格顯著不同,卻沒有絲毫的否定之意。

將臨期第二主日 (乙年) — 郵差並非寄件的人

Image
谷1:1-8 今天的經文貫穿著一個信息:慈愛。讀經一描繪著一個牧人把羔羊溫柔地抱在自己懷中的圖像;在讀經二中,聖伯多祿以「親愛的」這慈愛的呼喚來開始和結束他的訓導。而福音則記述有關默西亞的先驅洗者若翰的出現。他為百姓帶來一個信息,一個許諾的喜訊:「默西亞即將來臨,做好準備!」主的憐憫和慈愛在這個將臨期主日得到了彰顯。 福音不僅僅談論使者所傳達的信息,也談論到他的出現,以至他本人也成為信息。使者被介紹為曠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指的是轉瞬即逝的本質或使者並無特色,只是一個無形而消逝的聲音。用今日的語言來說,就是沒有手機、電郵、郵寄地址、微信、WhatsApp或Messenger,純粹是一個沒有地址的人,就像一開口便消失的聲音。福音的用意很十分明確,就是把焦點放在那將要來臨的那一位——默西亞身上,而非傳道者。 馬爾谷試著為我們提供「聲音」——洗者若翰的特徵。他的一生都很奇特,有時甚至令人瞠目結舌,只為給我們帶出一個無意留在我們身邊的人的印象。他來自一個異世界,來自叢林,吃叢林的食物,穿叢林的衣裳。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強調一點:重要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聲音和信息:預備那比我更偉大的人的道路。 傳達信息時可能會發生兩種誤解:接收者可能會誤將郵差當作寄件者,或使者在捕捉了所有的目光後,可能被誤以為他的角色是發送者。兩者都必須要避免。 洗者若翰是所有跟隨基督的傳道員和領袖的模範。這裡向每一位基督徒和教會的每一位牧者所發出的邀請是,重寫寄件人的地址,並把它傳送給基督及人民,而非(自拍)給自己。若果傳道員把注意力從信息轉移到使者身上,我們所傳的不再是福音,而所有的努力都將會白費。只有當傳道員和聽者雙方都聆聽傳達信息的人時,溝通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洗者若翰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活出信息的重要性。如果我由出生至死亡都只為自己而活,沒有為世界作出任何貢獻,那麼我整生都是活得枉然。一個人需要對自己所宣講的信念不斷成長,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勇敢地見證自己信仰的真理。洗者若翰以他所宣講的方式結束生命,或更確切地說,他也以他的死亡來宣講。他有一個信息要傳達,甚至為之而死也甘願。他認為他的信息比他自己更重要,而他的信息就是基督——救世主。 如果除了我自己之外,沒有人能夠讀懂我的信息,我的一生將是多麼徒勞無功!一個人應成為一個比喻,一個讓人更接受天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