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之母聖瑪利亞 (乙年)
路2:16-21
今天的福音是耶穌聖誕節子夜彌撒所讀的經文的延續。牧羊人再次出現在耶穌的馬槽旁邊。在收到來自天上的信息後,他們來到白冷找到若瑟、瑪利亞和躺在馬槽中的嬰兒。直得留意的是,他們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之處。他們只看見嬰兒和祂的父母。而然,他們從這個需要幫助和保護的弱小生命中,辨認出救世主來。他們不需要特殊的標記,也不需要證實什麼奇蹟異事。牧羊人代表所有窮人和被排斥者,他們幾乎憑本能承認白冷的嬰兒就是來自天上的默西亞。在耶穌誕生的場景中,我們見到牧羊人單純地觀察著天主為他們所做的奇妙化工,在欣喜若狂中感到驚奇神奧。然後,他們向別人傳報他們的喜樂,所有人都對他們所聽到的事都感到驚訝不已(路2:18)。
路加在他福音的第一章中,常常揭示那些有感自己參與著天主計劃的人的驚奇和巨大無比的喜樂。依撒伯爾發現自己懷孕後,向所有人重複說:「上主在眷顧的日子,這樣待了我」(路1:25)。西默盎及女先知亞納讚美讓他們親眼看見祂為萬民所預備的救恩的上主(路2:30-38)。瑪利亞和若瑟同樣感到大為驚異(路2:33, 38)。他們都帶有嬰孩的眼目和心靈,一瞥天父的每個作為。他仍然對祂的手勢和微笑感到欣喜若狂。祂微笑是因為在天父所做的一切中,祂都捕捷到祂愛的痕跡。耶穌有天這樣說:「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谷10:14-15)
路加福音把瑪利亞呈現為我們的姊妹,她實現了和我們相似的信仰之旅。這位瑪利亞並非我們敬拜的對象,也非被特權的雲彩包裹著,以致某些情況下使人羨慕或嫉妒她,而非愛她。當天主的計劃逐漸地顯明時,信德和愛慕才是重點。當瑪利亞聽到牧羊人怎樣得知耶穌誕生的消息時,「瑪利亞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瑪利亞「收集所有的事實」,將它們結合起來,抓住箇中意義,默觀天主的計劃如何一一實現。
瑪利亞對她所承擔的使命沒有一個完整的理解。她是逐漸體現到這一切的。她對西默盎論這孩子的事感到驚訝,幾乎感到大為吃驚(路2:33)。她對天主的奇妙化工感到驚奇,門徒與所有人都和她一樣(路9:43-45)。她並不明白兒子說祂選擇投身天父的事業這番話(路2:50),一如十二門徒難以理解師傅所說的話:「這些話他們一點也不懂,這話為他們是隱秘的;他所說的事,他們也不明白。」(路18:34)即使瑪利亞並不明白,她細察、默想、反思,而只有在復活節之後(而非之前),她才明白一切;她能夠看清楚她使命中所發生的一切的意義。
路加在《宗徒大使錄》的開端最後一次記錄她。他把她放在信徒團體當中:宗徒們聚集在一起恆常祈禱。「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他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宗1:14)她是有福的,因為她相信了(路1:45)。
今天的福音以割損禮的匯報作為總結。藉著這個禮儀,耶穌正式成為以色列子民的一分子。然而這並非路加想要回憶這個事實的原因。他對另一個細節更感興趣,就是給孩子起名,這名字並非由父母所取,而是直接從天上得來的指示。記住以色列這個文化背景,我們就能理解路加賦予孩子名字的重要性。祂叫耶穌,意即「天主拯救」。瑪竇解釋道:祂以此命名是因為祂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瑪1:21)。
當我們與一個人建立關係時,我們會認識這人的名字。當天主與我們對話時,祂啟示祂的名字,且揭示祂的身份。天主為自己的兒子所選取的名字,表明了祂是誰——「拯救者」。除了拯救外什麼都不是。在四部福音中,這個名字重複上566次,幾乎是在提醒我們凡與這名字不相容的天主的形象都必須被刪除。現在我們明白到為什麼在舊約中上主從不允許人說出祂的名字,因為只有在耶穌內祂才能告訴我們祂是誰。
在路加福音中,有趣的是,那些直呼耶穌名字的人並非正義或完人,而是那些被邊緣化、受邪惡勢力擺佈的人。他們就是附魔的人(路4:34)、癩病人:「師傅,耶穌,可憐我們罷!」(路17:13)、瞎子:「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路18:38),以及在耶穌身旁死在十字架上的凶犯:「耶穌,當你來為王時,請你紀念我!」(路 23:42)伯多祿會提醒他子民的宗教領袖:「除他以外,無論憑誰,決無救援,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4:12)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