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第二主日 (乙年) — 郵差並非寄件的人
谷1:1-8
今天的經文貫穿著一個信息:慈愛。讀經一描繪著一個牧人把羔羊溫柔地抱在自己懷中的圖像;在讀經二中,聖伯多祿以「親愛的」這慈愛的呼喚來開始和結束他的訓導。而福音則記述有關默西亞的先驅洗者若翰的出現。他為百姓帶來一個信息,一個許諾的喜訊:「默西亞即將來臨,做好準備!」主的憐憫和慈愛在這個將臨期主日得到了彰顯。
福音不僅僅談論使者所傳達的信息,也談論到他的出現,以至他本人也成為信息。使者被介紹為曠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指的是轉瞬即逝的本質或使者並無特色,只是一個無形而消逝的聲音。用今日的語言來說,就是沒有手機、電郵、郵寄地址、微信、WhatsApp或Messenger,純粹是一個沒有地址的人,就像一開口便消失的聲音。福音的用意很十分明確,就是把焦點放在那將要來臨的那一位——默西亞身上,而非傳道者。
馬爾谷試著為我們提供「聲音」——洗者若翰的特徵。他的一生都很奇特,有時甚至令人瞠目結舌,只為給我們帶出一個無意留在我們身邊的人的印象。他來自一個異世界,來自叢林,吃叢林的食物,穿叢林的衣裳。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強調一點:重要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聲音和信息:預備那比我更偉大的人的道路。
傳達信息時可能會發生兩種誤解:接收者可能會誤將郵差當作寄件者,或使者在捕捉了所有的目光後,可能被誤以為他的角色是發送者。兩者都必須要避免。
洗者若翰是所有跟隨基督的傳道員和領袖的模範。這裡向每一位基督徒和教會的每一位牧者所發出的邀請是,重寫寄件人的地址,並把它傳送給基督及人民,而非(自拍)給自己。若果傳道員把注意力從信息轉移到使者身上,我們所傳的不再是福音,而所有的努力都將會白費。只有當傳道員和聽者雙方都聆聽傳達信息的人時,溝通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洗者若翰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活出信息的重要性。如果我由出生至死亡都只為自己而活,沒有為世界作出任何貢獻,那麼我整生都是活得枉然。一個人需要對自己所宣講的信念不斷成長,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勇敢地見證自己信仰的真理。洗者若翰以他所宣講的方式結束生命,或更確切地說,他也以他的死亡來宣講。他有一個信息要傳達,甚至為之而死也甘願。他認為他的信息比他自己更重要,而他的信息就是基督——救世主。
如果除了我自己之外,沒有人能夠讀懂我的信息,我的一生將是多麼徒勞無功!一個人應成為一個比喻,一個讓人更接受天主的故事。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