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復活主日 (乙年) - 克服人最痛苦的脅迫——死亡

 


路24:1-12


復活節快樂!阿肋路亞!


復活節守夜是福音中最戲劇性的場景之一。那些前去敷抹耶穌的婦女,忽然發現她們置身於難以置信的情景中。厚重的大石被挪開,屍體不見了,她們倒看見兩位天使對她們說祂已復活了,並往加里助亞去了。從這個空墳所掀起的傳奇事蹟,不單單只是基督的復活,還有跟隨祂的人。教會就是建基於這個復活事蹟,一如聖保祿所述:假如基督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仰也是空的。(格前15:14)。

藉著復活,耶穌戰勝了死亡的權勢。對任何生物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克服死亡的恐懼。要克服這種天生的傾向走向死亡,需要一個更強大的本能去保護一些比自己來得更重要的東西。《國家地理雜誌》最受歡迎的影片之一就捕捉了一隻牝鹿和牠的幼兒。牝鹿對跳進河裡任性頑皮的幼鹿無計可施。就在此時,牝鹿看見一隻鱷魚正朝著幼鹿而來,牠便不假思索跳到河中,好在鱷魚襲擊幼鹿之前把自己拋進鱷魚的顎中。世上有一種超越自然的本能,比自我保護來得更強大,而這隻牝鹿就是一個例證。

然而,耶穌步向死亡卻非出於自然的本能,而是出於選擇。耶穌多次自我剖腹,與死亡進行辯論,最後祂全然相信救贖的行動是必要的。當中最猛烈的誘惑就在山園的祈禱,祂滴著血做出了決擇。祂無數次地想像自己的死亡,最終決意為勢不可擋的愛而死,正如祂早前所述的: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祂擁抱全人類作為祂的朋友,包括那些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

死亡是最凶狠的脅迫,敵人常利用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來操控我們的決擇。許多電影都使用這種手法來製造高潮迭起。若受害者選擇死亡,他的敵人頓時就失去力量。因為當敵人無所不用其極地使受害者痛苦萬分,而受害者卻不為所懼擁抱痛苦時,敵人就再無任何混身解數可束縛受害者的決定了。死亡就此失去它的力量。「死亡!你的刺在那裏?」(格前15:55)你已成為一隻無剌的黃蜂了!再沒有人會害怕你!耶穌教導我們活出福音的精神,為愛而死,比苟且偷生更有價值。殉道者無不喜樂地踏上這條路,永永遠遠地戰勝恐懼和死亡的力量。

復活也使人類重返樂團一事成為可能的。因為貪婪和對權力的慾望而關閉的愛的閘門現已解封,愛的洪流湧進每一位按照福音精神而活的人的心中。甘願受死的人無不相信天父使人復活的計劃。當耶穌復活時,不只祂本人復活,還有祂一直以來所教導的整套價值全都活起來。祂所有的教導都因復活的事實而得到佐證。

復活的慶典邀請我們為基督戰勝死亡而歡欣踴躍,同時也邀請我們反思克服令我感到最恐懼和最誘惑我的事的必要性。現在重要的不是回到埋葬致我們於死地的罪惡的墳墓裏去,不要把復活的自我拋到死者當中。

復活節快樂!基督已復活,我們也一同復活了!阿肋路亞!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甲年) — 讚同天父的計劃

聖誕節八日慶祝期第八日 — 天主之母聖瑪利亞節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 被潔淨: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