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八週 (乙年) — 繼承
谷10:17-30
今天的福音經文討論的是誰會承受天主的國。開頭是一個年輕人向耶穌提出的問題,即他應該做什麼,才能承受永生。這是在福音中經常因翻譯失去影響力的問題之一。有關承受永生的問題,是一個相當沉重的問題。他不是在問要如何賺得或得到永生,而是在問承受永生。
繼承權是保留給孩子的權利。父親把自己所擁有的分享給自己的孩子。在這裡,這個孩子向耶穌尋求的是永生。其根本問題是:如果成為天主的孩子,得到處分遺產的權利。
耶穌談論說:要遵守舊約中的誡命。那個少年人的回答都是正面的。作為猶太人,他已經做得很好了;他堪稱楷模。他在社會上,各方面都很成功。他很富有;他很好實踐了自己的宗教觀。
遵守舊約的法律,使得他在世上能夠長壽。耶穌因他完成的一切善事稱讚他。然而,這人是在尋找各深層的事物,一種能讓他超越暫時達至永遠的事物。他知道自己缺乏什麼,於是,他向這位善事尋求建議,找出自己缺少的東西。
因那少年人知道自己缺乏什麼,就喜愛他。沒有理由嘲笑他。他不是那些來試探耶穌的法學士中的一個。他是一個真正的探索者。因此,耶穌喜愛他。然後,祂告訴他,缺少的事情,只有一樣,但是,他並沒有說他缺少什麼。然而,祂告訴他,他所擁有的財富,並非是他所需要的。耶穌要求他變賣所有的一切,跟隨祂。如果他聽從了這個建議,就會發現自己缺少了什麼。但是,他無法使自己相信天主要求他做什麼。
現在,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此來確定耶穌在他身上發現他缺乏什麼。某人一無所有的時候,在那人身上會發生什麼?一種不安的情緒,在他身上蔓延開來,因明天的不確定,感到焦慮。你能處理好這種不安和焦慮嗎?好吧,有些人可以通過相信天主,以此克服這樣的焦慮。耶穌欣賞那個貧窮的寡婦,她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投到了銀庫。她相信天主;因此,她把自己手中所擁有的一切都交給天主。她花了兩枚銀幣,購買了天主的國!區區只值兩文小錢!這與一個富有的少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擁有人們所能想到的全部財富,但是,他連天國的一平方釐米土地都買不到!
那麼,他缺少什麼?他缺少的是相信天主。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天主的祝福,當他把這一切拿去分享的時候,他就會繼續受到祝福,然而,這位富少年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悲傷地離開了。
變賣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繼續過著焦慮的生活,這是痛苦的。這只會徒增世上悲慘人口的數目。宗徒大事錄中阿納尼雅(Ananias)和 撒斐辣(Saphira)(參看:宗5)就是這種性質的人。他們受天主聖言的吸引,變賣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但是,他們依舊無法克服焦慮。因此,他們隨身帶了一些錢。
如果我們把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我們就能明白一件事,錢財不妨礙人承受天主的國,相反,拒絕把金錢拿去給別人分享,因失去金錢感到焦慮,這才真正阻礙一人承受天國。可憐的寡婦,她把所有的焦慮交托給天主,承受了天國;但是,這位富有的少年,悲傷回家,把所有的焦慮都留在身邊。這富有少年的形象,與匝凱(Zacchaeus)的形象,完全相反。他視天國為巨大的寶藏,把一切都處分了,以此獲得天國,這富有的少年卻無法用自己的財富換取天主的國。
金錢和財富,是用作交易的好工具,可以使人得到使自己的生命變得有意義的東西。但是,不幸的是,一旦人們囤積金錢,金錢就失去了價值,無法買到使自己的生命變得有意義的東西。
救主繼續說:駱駝穿過針眼,比富人進入天國還要容易。學者對“針眼”一詞的含義存在分歧。但是,這樣的爭論並沒有使富人更容易進到天國。他必須放棄財富,才能體驗到天國。
伯多祿代表門徒提問:“我們舍掉了一切,那麼,我們能得到什麼?”上主為那些舍掉一切的人提供百倍的賞報。這些話,為那些真正舍掉自己的家庭和財產的人而言,實在是真實的。許多陌生人會照料他們,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計畫和夢想。他們也會受到迫害,但是,他們一定會體驗到天國。
你也要走開嗎?等待,不要悲傷而歸。為何不試試救主的建議!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