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第一主日 (丙年) — 使混沌和秩序回歸如常
路21:25-28, 34-36
將臨期已經來到,新的禮儀年已經開啟。福音經文繼續給我們帶來救主第二次來臨的訊息,這與我們在禮儀年尾聲的兩個主日聽到的福音經文非常相似。讀經一是有關默西亞誕生的預言,這給將臨期的讀經定下了基調。
正如我們在幾周前看到的那樣,有關救主第二次來臨所用的語言洋溢著默示的敘述風格。福音經文預言了那在天上、地上和大海內發生的劇變。這提醒我們:大地和海洋固定其邊界,給太陽和月亮寫下發光和地點之前,在起初,一切都混沌的。福音經文中描述的大災難邀請我們對這個將臨期進行反思,把這個降臨期看作整個受環境災難和混打擊的受造界的希望時刻。福音經文邀請我們:在這混沌時刻抬起頭來,因為救贖已經臨近了。
我們的世界之所以回到混沌的時候,是因為我們對環境過度開發;我們錯對了世界,草率地掠奪了它的全部資源。我們違背了本性所蘊含的神聖法則,這導致了混亂的產生。我們在違背本性的法則以後,也會面對與亞當和厄娃相同的心理狀態。天主也曾是他們旅途中的同行者。他們違背本性法則以後,開始懼怕天主。我們也是如此。我們也開始敬畏自然界。加音,當他殺害自己的兄弟以後,意識到:世上的一切都會對自相殘殺的人進行辱駡,於是他躲了起來。我們違背天主的法律時,也會害怕大自然會轉而反抗我們!事實上也確是如此。
亞當和厄娃試圖用幾片葉子遮掩他們新近發現的赤裸和脆弱。當我們的輕率和弱點暴露出來的時候,我們也會試圖採用迅速的修復手法,徒勞地遮掩他們。我們內心的和諧受到破壞,其暴露出來的正是人性的貪婪和貪得無厭。只用幾片葉子在外面把它們遮掩起來,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情況變得更糟糕。這好似神話故事中的鴕鳥一樣,在自己無法逃脫的情況下,意圖把自己的頭埋進沙子裡,企圖逃避。它相信,只要把自己的頭藏起來,威脅就會消失不見!威脅始自我們的內心,始自我們的態度。全人類都應有這樣的變革,關懷我們的世界。將臨期是一個希望的時刻,讓我們重生,重建我們與他人和大自然的破碎關係。
要從混沌中開始復原,就要把你的目光固定在那將要來到的救主身上。祂的訓導是:挺直,抬頭,因為救恩臨近了。這使我想起航海小說中的那個試圖在船的桅杆上綁上旗子的小男孩,我不確定這本小說是由托爾斯泰(Tolstoy)所寫,還是別人寫的。那是一艘遇上暴風雨的小船。狂風撕破了船上的旗子,因此,應當立即更換,好能表明這是一艘友好的船隻。那在甲板上的水手把船的桅杆拉高,他好不容易才在那桅杆上系上旗子。他在嘗試以後,就往下看,他看到這艘小船如同玩具一樣被拋在海中,就感到害怕,他如同鐘擺一樣,在桅杆上蕩來蕩去。最後,他高呼:“我再也回不到甲板上了。”船長看到他快被恐懼擊潰了,就讓他仰望天空爬下來。他抬頭一看,看到晴朗的天空,看到了一絲希望。他不斷仰望天空,用腳接觸那用椰殼做成的梯子,回到了甲板。
讓我們滿懷希望,定睛注視上主,這能令我們立刻遠離混亂,對我們的焦慮和絕望做出直接的回應。但是,這遠遠不夠。我們在甲板上,在船的底部,就需要真誠地對人類的終向進行一次剖析,追溯失敗的瞬間,加以修補,使之復原,令其再生。救主將臨的希望,不只限於人,也限於整個受造界,應從我們人類開始這個希望。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