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節 (丙年) — 遺失孩子

路2:41-52 我們在今天讀到的經文對納匝肋聖家的描述並不理想。瑪利亞和若瑟忘記了他們在耶路撒冷的兒子,他們平靜地走了一天,一點也不擔心祂。耶穌未經父母的允許就離開了。那時候,祂的母親要求祂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解釋,祂的回答看似很糟糕。瑪利亞和若瑟不明白祂的話;這段經文只在最後提到,耶穌回到納匝肋,依然服從他們。這是一個偉大的決定,但是,對祂先前的“悖逆”,你又是怎樣理解的呢?事實上,如果用編年體行文的角度來看,理解這段話,極其困難。那麼,我們要怎樣解決它呢? 以色列的法律規定(僅適於成年男性)在主要節日期間要去耶路撒冷朝聖三次(參看:出23:17;申16:16)然而,對於那些住的很遠的人而言,遵守這樣的誡命,顯然是不可能的。許多人認為:一生中能完成這樣一次神聖的旅途,將是一筆很大的財富。瑪利亞和若瑟住在納匝肋,納匝肋離耶路撒冷大約有三天的路程。他們每年都上去慶祝復活節。 今天福音中描述的事實發生在其中的一次朝聖之旅中。那時候,耶穌已經12歲了,因此,祂幾乎是一個成年人了(在以色列,13歲就已是成年人了,那時就必須遵守法律的全部規命) 耶穌渴望探索聖父的旨意,想要知道哪裡可以找到:在祂子民的聖經中。祂為此留在耶路撒冷。祂想要理解天主聖言。節日期間,祂的聖殿四周漫步,祂也許使自己對那些準備充分準備,比祂更虔誠的拉比做出的解釋留下深刻的印象。祂想再聽一遍,問他們一些問題,澄清祂的疑慮。 路加對此進行敘述的目的,不是想要強調凸出耶穌的才智,而是為使讀者能理解祂對祂的母親所作的答覆,她的母親對祂的行為感到擔憂和驚訝。因為這是祂在路加福音中所說的第一句話。對聖史而言,這些話尤其重要,因為這是耶穌一生的計畫。耶穌作出的答覆中有兩個問題:“你們為什麼要找我?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的家中?”(參看:路2:49) 孩子們通常會提出無數的問題,甚至耶穌也是如此,祂也肯定向祂的父母提出了許多問題。但是,他們無法對此問題給出答案,這還是第一次,因為他們的驚訝在於:“他們不知道這個答案”(參看:路2:50)他們意識到:祂開始與狹隘的家庭環境保持距離,向更廣闊的視野敞開心扉。祂出生在這個家庭,卻不屬於這個家庭。祂是世上的公民,和每個孩子一樣,都是天主饋贈給全人類的恩典。 今天福音經文的最後部分(參看:路2:51-52)指出:耶穌回到納匝肋,順從自己的父母。這看起來好似是在這次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