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第四主日 (丙年) — 兩位女性的歷史性會晤
路1:39-45
今天的福音經文講述了瑪利亞拜訪她的親戚依撒伯爾。路加在描述這段福音經文的時候,他採用了一種獨特的方式創造了強烈的戲劇性。瑪利亞和依撒伯爾的會面就是這樣。在這段經文之前的段落描述了兩個宣報:一個是對匝加利亞的宣報,另一個是對瑪利亞的宣報。在今天的福音經文中,這兩個故事中的女性相遇,分享她們的奇跡。路加藉著一些先知性和激烈的屬靈對話,預備了這個瞬間,使瑪利亞詠唱的謝主曲突出這個時刻。
這個瞬間比兩位女性的會晤更有意義。在這次會晤中,若翰尚在母親的胎中,就已經知道默西亞的存在,並領受了聖神的傅油。若翰成了在舊約聖傳以後的先知,親眼見證舊約和新約之間的擁抱。從這一刻開始,要在新約的啟迪下讀舊約。
瑪利亞拜訪的目的包括:親眼看看天使給她的,有關依撒伯爾已懷孕六個月的標記。為依撒伯爾而言:這是她突然懷孕的無聲歡喜。當她感到生孩子的希望已然破滅的時候,天主賜給她一個孩子。天主不僅會在我們期待祂的時候介入其中,祂也會在我們不再抱有期望的時候進行干預。為瑪利亞而言,依撒伯爾的話證明了她已然懷孕的奧秘。這是兩位偉大領袖的母親,她們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命運。路加完美地突出了這一重要時刻。
瑪利亞問候依撒伯爾的時候,若翰意識到救主已經來到,離他近在咫尺,因此,他在母胎中跳躍。在懷孕的初期,在瑪利亞胎中的耶穌,並沒有任何動作。但是,留在那會晤的時刻,進行默想,是有益的。在依撒伯爾的家中,話很少。自從匝加利亞成了啞巴,甚至可能失聰以後,若翰可能只聽到極少的話。要記得,若翰受割損禮的時候,人們是用手勢與匝加利亞進行交談,因為他可能聽不見。因此,除了依撒伯爾偶爾哼唱一首祈禱詩以外,若翰可能沒有聽到過任何重要的聲音!瑪利亞的聲音,救主的臨在,就好似夏天的雨一樣。
耶穌可能學會了拜訪,以示慶祝和安慰的藝術,即使那時,祂在瑪利亞的胎中。這是祂第一次跟著拜訪這麼多人 —— 來到聖殿,來到瑪利亞和瑪爾大的家,伯多祿岳母的家,還有更多人的家。甚至有可能,瑪利亞已經告訴耶穌,當祂還在母胎的時候,祂去拜訪若翰的時候,在若翰身上發生的事。瑪利亞是移動中的會幕的預表,哪裡需要教會,她就往哪裡去,就像野戰醫院一樣。
福音經文中有一句話很好的捕捉到人類所處的困境:“妳相信天主的恩許定會實現,真是有福。”依撒伯爾,在她懷孕的六個月裡,她的信德,搖擺不定。懷孕是啟示給匝加利亞的,而不是啟示給她的。到目前為止,匝加利亞又聾又啞,他怎麼可能會把她突然懷孕的奇跡告訴依撒伯爾呢!在她分娩以後才相信匝加利亞的故事。現在,她又怎能可能相信:為天主而言,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她對瑪利亞的讚賞,源自她親身經歷的那個神跡。
依撒伯爾的評論具有更深層次的含義。當我們習慣了黑暗,就對光明,不抱有任何期望。當我們習慣於盲目的信仰,當我們與周圍的黑暗,不可能調和,白日的黎明,出乎意料的來到。依撒伯爾和瑪利亞給我們上了一課。即使是在最黑暗的地方,依然存有希望。正如詩人詠唱的那樣:“沒有一個黑夜,不與黎明相遇,沒有一場雨會永遠下個不停。”
我對聖史路加依然心懷怨恨,因為他讓女主人公唱兩重唱,卻懶得安排匝加利亞和若瑟兩人聚在一起喝酒,讓他們跳一點探戈。好吧,現實並不如我所期望的那樣,充滿浪漫色彩的完美。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