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第三主日 (丙年) — 讓步是最崇高的行徑

 


路 3:10-18


今天的福音經文表明:人們採納洗者若翰的建議,為天主的國做準備。如果你們記得,上主日,我們就若翰呼籲人們來到曠野進行分辨進行了反思。許多人聽從了他。他們是平常人:稅吏,甚至還有士兵。福音經文回應了我們應該做什麼,才能為天主的國做好準備。我們也要開始我們的分辨,正如他們在若翰的説明下開始分辨一樣。若翰給他們鏡像了他們每人生活中的山丘和山谷。他指出了一種更崇高的生活,幫助他們準備天國,那些平常人,並不關心那些窮人,過度徵稅的稅吏,過度剝削百姓的士兵。若翰的建議鼓勵他們在生活中多關心他人。

大多數人慣常都只關心自己。我們無法改變去保護他人和那些屬於我們的人,為自己囤積的偏情。雖然在這樣的作派中包括自我保護的偏情,但也有自私的偏情。若翰的邀請就是:抑制這些本性的偏情,開始留意那些不受我們保護,我們不關心的人。我們要為耶誕節做好準備,多關心他人,多過更崇高的生活。

如果想要瞭解他們不熟悉的價值觀,就要向對曠野經驗豐富的若翰尋求建議。凡有曠野經驗,並生存下來的人,都會向那些尋求他們陪伴的人提供滋養。不僅是洗者若翰的榜樣,那些在曠野中幫助我們的人的榜樣,也能給我們展現出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美德。洗者若翰在百姓中間升起了嶄新的希望,使他們以為他就是默西亞。那時候,若翰完全可以扮演默西亞,他的行為顯出他是一個非常高尚的人。他說他並不是默西亞,並且預言,真默西亞快要來了。讓步是最崇高的行徑。我記得的一個令人震驚的例子是印度之父 ——聖雄甘地。聖雄甘地以非凡的高尚風範,把組建政府的任務交給他人,然後轉向另一個任務。

一個更接近我們的時代,教宗本篤十六世也是這種高尚風範的傑出典範。在教宗終身在位的傳統中,教宗本篤十六世是一個例外,他選擇下臺,給新人讓位。雖然有許多記者試圖獲取可以用來對付教宗方濟各的音檔,但是,教宗本篤十六世拒絕對教宗方濟各的牧職發表任何評論。我們可以從教宗本篤十六世身上學到他高尚讓位的美德。

在舊約中,約納堂和達味之間的關係,也是這種高尚讓位的例子中的一個。撒烏耳試圖想讓約納堂成為自己王國無可爭議的繼承人。因此,撒烏耳試圖消滅人們都欣賞的達味。但是,約納堂,他出於對達味這個人,和他對達味的喜愛,以及他對達味能力的敬重,以高尚的方式讓位。我們也能從那跑到墳墓的伯多祿和若望的事件中找到例證。年輕的若望先跑到墳墓,但是,他讓年紀稍大的伯多祿先進去。這些都是令人驚歎的讓位例證。

耶穌想要突出這種品行。你受邀去吃飯的時候,不要選擇顯眼的位子。謙卑就是若翰和耶穌建議的一種高尚的品行。不要把這種美德誤以為要接受痛苦。痛苦是有人強加給你的,犧牲卻是出於愛和自願。若翰確實做出了犧牲,這是一種向他人讓步的愛的姿態。以愛接受痛苦的時候,就會轉化成一種高尚的犧牲行為。

在低收入家庭中,母親發現食物短缺的時候,她會深情的喝湯,把更好的食物讓給孩子。父親由於擔心食物出現短缺,就會假裝自己吃飽了,滑稽的打嗝,使他們確信他確實是吃飽了。讓我們想想窮人在日常生活中這些高貴品行吧!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主日 (丙年) — 與天主建立新關係

耶穌復活主日 (丙年) — 抑制劇烈痛苦的強制手段

四旬期第四主日 (甲年) — 一盞永不熄滅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