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主節 (丙年) — 看見天主的救恩
路2:22-40
耶誕節已過去40天,今天是獻主節,這或許有點懷舊,勾起我們對那個節日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這個嬰孩給我們帶來了喜訊。
這個慶節向我們展示了瑪利亞和若瑟,他們帶著嬰孩來到聖殿的故事。瑪利亞和若瑟深知:那在他們懷中的孩子並不是他們的:天主把託付他們照料這個嬰孩,但是,祂終究是天主的。他們要小心翼翼照料祂,直到祂開始完成註定要由祂完成的使命的那一天。這是還沒有啟示給他們,完全籠罩在神秘之中的使命。他們把祂帶到聖殿,把祂獻給上主:他們承認祂是天主,永不會把祂據為己有。他們要準備好祂,好能在天主預定的時候,把祂交出,充作賜給世界的恩典。
他們是世上所有父母的榜樣。天主把祂的兒子託付給他們。他們並沒有把祂當作財產一樣,占為己有,而是以愛把祂當作自己的後裔一樣予以照料。孩子是天主賜給世界的恩典。父母蒙召把他們獻給天主:探究天父託付給他們的使命,拼盡全力完成這個使命。
在舉行奉獻禮的現場,西默盎看到這對帶著孩子的父母,突然戰慄,情緒失控。他把祂從祂父母的懷中接抱過來 ,把祂高舉於天,稱頌說:“現在,上主,禰能打發禰的僕人平安去了,因為禰滿全了禰的話,我的眼睛已經看到禰的救恩。”西默盎並不是一個年邁的人(人們通常把他描繪成一個老人)。路加是這樣描寫西默盎的:“祂是一個正義虔敬之人,期待上主使以色列獲得安慰的時候”(第25節)此外,“祂是受天主聖神引導的人”(27節)。這就是沉思默想之人的內化特徵,他們能分辨真相,遠超這個世界的外表。用天主的眼光看人看世界,徒有虔誠和虔敬,遠遠不夠。西默盎象徵是的那些忠信的以色列遺民,這些遺民,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等待默西亞。他們明白:默西亞並非他們這個民族專屬,祂也被派遣去拯救萬民, 成為萬邦的真光。
如同西默盎一樣,在現場還有另一個婦人:亞納,她是一個上了年紀的女先知,她在這個孩子身上認出了救主,雖然這個孩子在外表上與別的孩子一樣,沒有明顯的區別。是誰給了她如此敏感的神修性?這個先知性的神視又從何而來?聖史解釋說:亞納是一個與主親密接觸的婦人。她成了寡婦以後,以禁食和祈禱,日夜在聖殿事奉天主。“她84歲,這個數字相當於12的7倍,極具象徵意涵:數位7代表完美,數位12代表以色列的12支派。亞納是聖潔民族的象徵,這個民族逐漸成熟,把眾人期待已久的救主交給世界。亞納如同西默盎一樣,也代表那些忠信的以色列子民。在以色列,新娘一生只能結一次婚。以後,她悲哀守寡,直到在那一天,她在耶穌身上認出她的丈夫,她的救主那一天。在那個時候,她再度歡喜,好似新娘找到自己唯一的摯愛一樣。亞納並沒有離開聖殿,因為聖殿是“她丈夫”的家。
獻主節常邀請我們具有兩種屬靈的敏銳性:第一:把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獻給天主;第二:靈性的超見:就是要如同西默盎和亞納一樣,在我們周圍的人身上分辨天主的臨在。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