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七主日 (丙年) — 從耶穌那裡學習愛的金科玉律


 

路 6:27-38


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教導我們:天主國的核心價值 —— 愛。祂也教我們怎樣處理本能引發的惱恨和暴力。在路加所記福音中,關於愛德的段落,必須與若望福音中關於愛德的精闢論述,並同聖保祿的,關於愛德的聖歌,一起誦讀。天主聖子,藉著一連串的敘述,教導人類如何去愛,經由在十字架上,即使是面對暴力和仇恨時,也不願惱恨人的,純粹的愛,達至高潮。

在所有動物的身上,愛德的基礎,受本能的驅動。不可避免的,愛德在各種物種上,得到培養和保存。本能的愛,體現在父母和他們的子女之間,或是在父母與他們的同輩之間。不久之前,在一份報紙上,記錄了一件令人難忘的,本能之愛的故事。在叢林地區,一隻雄犀鳥被一輛正路過的SUV撞擊,倒在地上死了。這只鳥,即使是在瀕死的陣痛中,也拒絕張開它的喙,因為它的喙中,裝有它為自己配偶和孩子所收集的漿果。當一位鳥類愛好者聽見這事時,意識到,在那地方附近,那鳥的家人正在期待食物,就在一棵高大的樹洞中,找到了正在精疲力竭孵卵的,那只鳥的配偶。不幸的是,一些天以後,儘管鳥類愛好者,他們英勇付出,照料它們,那只鳥的全家,還是死了。就連鳥都能做出這本能之愛的典範。耶穌的邀請,就是要你們超越本能,去愛那不喜歡你們,惱恨你們,甚至是傷害你們的人。

為能達到理想,愛德的幅度,首先,我們必須處理,我們對他人的厭惡,就是:我們必須通過固定的意識形態,戰勝我們的直覺,我選擇去愛,並選擇去寬恕。這程度,並非一夜之間,就能企及的。它要求不間斷地對意識進行訓練。它要求老練的心智,抑制我們的偏情,我們面對的挑戰和傷害。至於每個人,對這種品行所進行的檢查,就要想一想:最近一切,你憑藉著本能的反應,用暴力的言語,或用其他相似的語言同他人講話,是什麼時候?最近一次,你毫不保留,寬恕某人,是什麼時候?

幾時我們受到外在的控制,並非出自我們本意,通過外在的行為,表露出惱恨和憤怒時,心靈就會變得非常痛苦,並把自己投身于戰場,有時還會使自己受傷。這就要求我們做出個體抉擇。反復練習,藉著平息怒火,壓迫本性的焦躁。當我們說服自己,我們正朝著成為模範基督徒的行徑上邁進時,這樣便會容易一些。

仇恨和暴力可以集體實施。同仇是不斷複述我們自己,我們的同祖所受傷害的故事,並從我們假想敵對我們的威脅的意識中產生和保留。這些故事高效地出產仇恨和暴力。製造這些故事的:可能是家庭、部族、部落、政黨、宗教和國家,在宗教環境中,人處於高度易受暗示的自我狀態。如果仇恨作為宗教儀式的一部分被灌輸,大腦會毫無疑問地接受它們。過去,集體暴力在尋找替罪羊和人類祭祀儀式中得到了發洩。嗯,有新的政治儀式,尋找替罪羊和人類犧牲。

本質上,耶穌的邀請是一種個人呼籲:克制和寬恕,向那些有惡意的行善,抑制仇恨,實踐愛德。不幸的是,我們常常成為我們講述的故事。如果我們繼續講傷害和仇恨的故事,我們就會變得暴力。如果我們複述救贖和寬恕的故事,我們就會成為締造和平者。今天,當我們把受創後得到醫治的故事,不斷作為獲得救恩的故事來重述。就會發現,在不知不覺中,你的臉上,會展現出笑容。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二主日 (丙年) — 與天主建立新關係

耶穌復活主日 (丙年) — 抑制劇烈痛苦的強制手段

四旬期第四主日 (甲年) — 一盞永不熄滅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