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五主日 (丙年) — 平日生活中的天主
路5:1-11
疲憊一夜,還是清晨的時候,伯多祿和他的同伴,什麼也沒有捕到,清晨補上一覺以前,他們正清洗自己的漁網。耶穌在那城,醫治病人,驅逐魔鬼,因此,許多人對那座城產生新鮮感,就聚集在那地方四周。前一個安息日,耶穌曾在那裡的會堂內,醫治病患,驅逐魔鬼。伯多祿曾聽說過祂。但是,在平日生活中,他在做什麼呢?正當他好奇的觀看時,突然,耶穌帶著友好的語調,要求他立刻服從,命他把船劃入水中,離岸稍遠一些。好使祂能在船上講道。
伯多祿,不抱幻想的順從,聆聽耶穌的講道。夜間的工作,令他感到疲憊。他饑腸轆轆。也許,他對向饑腸轆轆之人講道的先知感到憤恨!他容忍了宣道者安息日在會堂內的講道,正當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宣道者卻出現在這裡。耶穌要求他往深處撒網的時候,他可能會產生質疑,並可能心情不好!他也許會想:“這人定會因為這個愚蠢的舉動,受到公眾的反駁。捕魚不像在會堂內講道那樣,是一種不同的職業。更何況,祂不是木匠嗎?關於捕魚,祂知道什麼?難道,祂認為我是個傻瓜嗎?我對這片海的瞭解,難道比不上這木匠嗎?我更想知道,祂會不會游泳!”
不論如何,伯多祿略微抵制了耶穌的建議,朝那片他所熟悉,在他那次沒有捕到魚的地方撒網。隨後,令他感到震驚,使他渾身戰慄的事發生了,他發現自己的網滿了。突然,恐懼,有如舊約的先知,面對面的看見天主一樣,籠罩了他們。
在處理自己情緒方面,伯多祿總有些笨拙,時常直言不諱。他要求耶穌離開他。一切疑慮,如同交通堵塞時,不守交通規則的司機一樣,開始在他的腦海中浮現。他所懷有的,是帶有罪狀的疑慮,以致他無法承受聖善的耶穌!當他坦陳的時候,那木匠,逐漸成了以手指接觸天地的人物,成了宇宙的基督。耶穌非但沒有離開,他與伯多祿結伴,長久陪伴著伯多祿。伯多祿真與天主作伴。
有一位朋友寫道:如果伯多祿是位精明的商人,他可能會找到發財的機會,藉著哄騙耶穌,誘騙耶穌同他住在一起,使自己不致辛勞,每天捕魚,為自己賺一大筆錢財。
伯多祿在忙碌的工作中,對天主的經驗,是認識天主的新模式。直到現在,對司祭,或是對安息日的先知們而言,這種與天主相遇,都是在聖殿內進行的。天主願意將自己的神視,賜給一個常人,是一個以嶄新方式,與天主相遇的隱喻,是一種對天主走出聖殿,與祂的子民同在的隱喻。
在這裡,我們對天主有了一個平民化的素描,同對一個裝扮成平民,願意瞭解平常人生活狀況,願意瞭解大眾文化的君王的描述吻合。你們瞭解他們的故事,甚至瞭解教宗們的故事!我時常認為:這種對王國和王權的癡迷,是我們富麗堂皇的教會和精緻聖所的根基。可是,不幸的是,這樣的象徵,使我們對象徵天主與我們同在的厄瑪奴耳,感到費解。
平民天主,在尋常日子,生活在自己子民的中間,對我平凡,不虔敬的生活,產生威脅。在安息日,在聖殿悅樂天主,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把祂留在聖殿,然後,回歸平淡的生活,為靈性生活中享有特殊義務的人來說,是一種奢望。為那些在靈性生活中享有特殊義務的人來說,天主在工作日與他們同在,是一個威脅;祂在我毫無防備,毫無在週末祈禱的正面形象下,來瞭解真實的我。在伯多祿每日的生活中,耶穌同他相遇。他發現,天主同自己的失敗經驗有關。天主在他失敗而且徒勞工作一晚以後,在那裡出現,耶穌帶他重回失敗的地方 —— 帶他回到大海 —— 回到因先前那晚的失敗而感到絕望的地方,使他得到大筆的收穫。
在上主的幫助下,伯多祿得到足夠的勇氣,再訪先前失敗的地方。面對失敗的過往,需要超凡的純樸,和對天主的信賴,並獲得天主賦予的能力,從那先前失敗的地方,取得收穫,真是一項奇跡。
伯多祿從未經驗過這樣的感覺 —— 天主與他同在時的成就感。他認為:失敗是再尋常不過的了,既然獲得成功,實在困難,平日生活的徒勞工作,是可接受的。上主進入他平日的生活時,平日的生活,突然變成一個成功的一天,並成了安息日。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