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显十字架讲道:为爱受苦
今天,我们庆祝荣显十字架的庆辰,十字架是我们信仰的核心。乍一看,好似自相矛盾。我们为什么要高举令我们感到痛苦,羞辱和死亡的象征?我们为什么要把我们的主钉在十字架上的工具?然而,在今天的福音经文中,耶稣亲自向我们揭示这个奥秘的核心。夜幕下,耶稣与尼苛德摩对谈,祂说:“正如梅瑟在旷野举起了蛇,同样,人子也必须被高举,好使所有相信祂的人能获得永生。”
这不仅仅是一个具有诗意的比喻,而且也是具有深刻意涵的神学表达,以一条救赎的线索,把旧约和新约连系在一起。在户籍纪(户21:4-9),以色列人因悖逆受到蛇的困扰,天主指示他们:要仰瞻在一根杆子上悬挂的铜蛇。那些以信德仰望它的人,都得到了痊愈。那具有死亡象征的蛇,成了生命的源泉,成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预表,耶稣不只被高举在十字架上,也在所有敢于相信的人眼中被高举。
耶稣,人子,自天降下,不是来审断世人,而是为了拯救世人。祂拯救世人的方式,不是以祂彰显的德能,而是以祂自甘承受的苦难。十字架曾是罗马人处决人的工具,但是,在基督内,十字架成了救赎的核心。拯救我们, 不是为了逃避痛苦,而是要化痛苦为爱。这就是令人生畏的十字架,光荣的十字架。
让我们在此暂停,并且反思:耶稣为什么要把自己比作蛇呢?在创世纪中,蛇不是邪恶的象征吗?可是,在户籍纪中,铜蛇成了救赎的象征。这样的自相矛盾,显然是有意为之的。耶稣亲自承担了罪的全部重担 —— 祂不是要使自己成罪,而是要使自己成为罪的象征,正如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后书第5章21节所说的那样:“祂曾使那不认识罪的,替我们成了罪,好使我们在祂内成为天主的正义。”在十字架上,基督承受了世人的仇恨,背叛,暴力的毒害,但是,祂没有予以报复。祂把这一切化作怜悯。
这就是荣显十字架的缘由。不是因为只要受苦,就是好的,而是因为基督亲自向我们展示了,苦难与爱结合的时候显示的救赎力量。十字架并非讚颂痛苦,而是在讚颂那不惧怕痛苦的美。这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每人都背负着十字架。有些是显而易见的 —— 疾病,失落,不公。有些则是隐秘的 —— 孤独,焦虑,心灵干涸的。世人告诉我们要逃避痛苦,使之变得麻木,予以否认。可是,福音经文邀请我们仰望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把痛苦看作通往恩典的道路。每当我们拾起十字架(不是出于苦涩,而是出于信德)我们就参与了救赎的奥迹。我们的创伤与祂的创伤相联,成了使他人获得痊愈的源泉。
这并不容易。这要求我们重新定位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要求我们相信,正如耶稣所说的那样:“相信祂的人,必有永生。”这里的“相信”不只是理智上的认同,更是信赖,顺从和效法。相信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就是跟随祂,即使这条路会把我们引向革责玛尼(Gethsemane)和哥尔哥达(Golgotha)。
可是,这条道路,其结局并非死亡。十字架之所以被高举,是因为它指向那超越本我之所在,是因为它是通往复活的门户。那在沙漠中被举起的蛇,使以色列人免于肉体上的死亡。那被高举在十字架上的人子,使我们免于永死。这样的恩许激起了我们的信德:“因为天主如此爱了世界,祂赐下自己的独生子,使所有相信祂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
请注意在此所用的语言:天主如此爱了世界。祂不仅爱义人,不仅爱那相信祂的人,祂也爱那些破碎的,悖逆的,迷失的人。十字架是天主之爱的终结宣告。这不是定罪的武器,而是救赎的旗帜。“因为天主没有派遣自己的儿子来到世上,定世人的罪,而是为了使世人藉着祂而得救。”
因此,今天,当我们瞻仰十字架,不要把它看作受难的象征。我们要把它看作凯旋得胜的象征,爱战胜了死亡,怜悯战胜了审断,生命战胜了死亡。让我们把我们的十字架摆在耶稣的十字架眼前,向耶稣祈求恩典,好使我们能以信德的力量,背起十字架。我们要记住:各种痛苦,各样考验,每个黑暗时刻:只要我们与基督共融,这一切都能化作救赎。
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十字架并非故事的终结,而是复活的开端。它是深植于苦难土壤之中的生命之树。它是基督为王的宝座,祂不是以威权管治,而是以怜悯为王。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