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anuary, 2023

常年期第四主日(甲年) — 成為真正的神貧

Image
 瑪5:1-12 今天的福音由八端真福組成。嘗試從這篇短文中以一個反思來默想整個真福八端可謂徒勞無益。相反,我們來集中看看首端真福:「神貧的人是有福的」。這端真福的解釋多到難以估計。 有些解釋稱乞丐、被剝削的人為天主所喜悅的,應該確保所有人都變得像他們一樣。這當然是荒誕無稽、離經叛道的解釋。上主所願意的人類,即祂的兒女,並非貧窮,反而是「沒有一個貧乏的」(宗4:34)。 其他人則認為「神貧」是指那些仍保有其產業權屬的人,卻不被財富佔有,且慷慨分施給較不幸者的人。然而,哀矜——甚至被一些(罕見的)經文所推崇——並沒有給世界帶來「新的正義」;它並沒有解決資產分配不公的根本問題,因為這個概念認定世上存在著富人和窮人。 鞏固我們正義的「各有所屬」原則看似英明和睿智,然而卻源於一個錯誤的前提:某物屬於某人。但事實上,一切皆來自天主:「是祂在海洋上奠定了大地,是祂在江河上建立了全世。」(詠24:2)人只不過是物件的管理員,且將要為其管理的交帳。 我們使用的一切所有格形容詞都表達了一種錯誤的現實觀念:倘若一切皆來自天主,那麼談論什麼我的、你的、甚至我們的就毫無意義,皆因一切都是出於造物主。 在財物方面,耶穌從未展現出如同憤世嫉俗的哲學家所特有的輕蔑態度。對祂來說,「不義之財」在分施給窮人時便成為好的東西(路16:9)。儘管祂從未作出譴責,卻把它視之為威脅,就是「很多人無法逾越進入天國的障礙」(瑪19:23)。一個人越是受寵,擁有越多的東西,就越容易受誘惑,把心繫在這些東西身上,想據為己有,為己所用。 對於那些願意跟隨耶穌的人,即希望成聖的人,耶穌要求徹底的棄絕。「你們中不論是誰,如不捨棄他的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門徒。」(路14:33) 正是在這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我們應該以分享天主給我們所有的一切來閱讀真福八端。 耶穌並沒有高舉貧窮。祂在闡述時加上「精神上的」貧窮,清晰表達了不是所有貧窮的人都是有福的。只有那些以自由意志棄絕自己所有的一切,並按天主的計劃管理資產的人才是有福的。 神貧的人指的是那些決定不為自己而擁有任何東西,並將他們的一切分給別人的人。請細心留意:福音中的貧窮並非指一無所有的人,而是不把任何物品據為己有的人。 悲慘的人不一定就是「神貧」的人。即那些咒罵自己和別人、那些試圖透過暴力和欺騙來改善自己狀況、那些以犧牲別人的利益來成就自己,或那些編織終有一天能贏取富貴赫克

常年期第三主日(甲年) — 外邦人之光

Image
  瑪4:12-23 今天福音的第一部分講述了洗者若翰結束使命的一幕。耶穌從納匝肋搬到葛法翁去了。葛法翁是個漁夫和農夫的村莊,沿著革乃撒肋(加里肋亞)湖的西岸延伸了大約三百米。在加里肋亞,住著有被以色列人看作是一半外邦人的人,因為他們的出生,是許多民族混種而來。他們被看作生活在黑暗和無知中的百姓。 在那近三年,葛法翁幾乎成了祂活動的中心。住所的改變 —— 一個極其微不足道的事實 —— 瑪竇在他的神學觀中,把這解讀成:“生活在黑暗中的百姓,看到了一束浩光:一束光明,已經照射在生活在死亡下的人身上。”(參看:瑪4:16)耶穌所選擇,首先領受祂的光的,不是純種的猶太人,而是那些被排除的,被疏遠的人。 在福音段落的第二大段講述了四位門徒的蒙召,與其說這是一段敘述,還不如把它看作是段教理講授。聖史希望門徒能明白,對耶穌邀請我們跟隨祂說“是”的意義。這就 是一個預表,是人皈依天主的實例。 《瑪竇》表明:耶穌是不間斷遊動的。蒙召的人必須意識到:賞賜給他的,決不是任何休息,他的旅途,一刻都不會停止。耶穌所想的是:人要一生,日夜跟隨祂,沒有一刻,不度奉獻生活。 人對耶穌的回應,必須如同伯多祿、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一樣迅速而又慷慨,他們“立刻捨下他們的網,他們的船,他們的父親,跟隨了祂。” (參看:瑪4:20)人撇下自己的父親,不應當被人誤讀。這絕不意味著:任何成了基督徒的(或告選擇度虔敬和奉獻生活的)必須忽視自己的父母。在猶太百姓中間,父親是與祖先聯繫的象徵,是對傳統的依附。正是這種對過去的依賴,成了人接納新奇福音時,必須打破的障礙。每個人的歷史,傳統,文化,必須受到尊重,受人重視。然而, 我們知道:並非所有人的習慣,習俗,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與基督的訊息完全相符。 耶穌的要求,戲劇性地與初期基督徒蒙召作出的選擇相聯:他們選擇成為門徒,就會被家人棄絕,被父母誤解,被逐出會堂,被自己的民族所排擠。為所有人來說:撇下父親,意味著要放棄一切與福音不相容的事物。 耶穌在祂對眾人邀請跟隨祂的話中加上一句:“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參看:瑪4:19)這個景象,取材於首批宗徒完成工作時的景象。按照聖經象徵學來說:大海是魔鬼,災殃,以及一切與生命相對事物的住所。大海深奧,黑暗,危險,神祕,讓人感到可怕。水怪在大海中生活,甚至訓練有素的水手,在大海中也不能感到安全。 漁人的漁夫,意思是:他們要擺

常年期第二主日(甲年) — 召喚的天主

Image
若 1:29-34 在今天的福音中,若翰看到耶穌面朝他來時,便喊說:「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若1:29)。為何若翰要用如此獨特的形象來描繪耶穌呢?在舊約中從未有人被稱為「天主的羔羊」。這句措詞標誌著他艱鉅而冗長的靈性旅程到達到了巔峰。事實上,它由全然的無知開始,若翰曾兩次喊道:「我也不曾認識他」(若1:31; 33)。 若翰很可能受教於谷木蘭的厄色尼派團體,因而他的靈修被他們同化。他認識歷史,熟讀經卷。他在投射逾越節羔羊,這羔羊的血被塗在埃及房屋的門楣上,拯救了他們的祖先免於天使的擊殺,並預示了耶穌的命運,有一天祂要如同像羔羊般被祭獻。聖史若望肯定想把同一的標記刻劃出來:事實上這正是司祭在聖殿開始祭獻羔羊之時。 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第二次引用的「天主的羔羊」,為每個以色列人來說都耳熟能詳——即上主的僕人。這亦是今天讀經一所提及的。先知是這樣描述祂走向死亡的:「如同被牽去待宰的羔羊……他為了承擔大眾的罪過,作罪犯的中保,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依53:7, 12)。若望把這個圖像應用到耶穌身上。 洗者若翰想到第三個帶有聖經依據的召喚:羔羊與亞巴郎的祭獻休戚相關。依撒格和他的父親一同前往摩黎雅山時問道:「看,這裏有火有柴,但是那裏有作全燔祭的羔羊?」,亞巴郎答說:「我兒!天主自會照料作全燔祭的羔羊。」(創22:7-8) 「看,天主的羔羊!」正是洗者若翰的回答。這羔羊就是耶穌,是天把祂賜給世界作為祭品,以代替應受懲罰的罪人。如同依撒格一樣,祂是心愛的獨生子,背著木柴來到祭獻的地方。耶穌一如依撒格,甘願為愛而交付自己的生命。 此刻有人或許會感到疑惑,洗者若翰兩次轉向耶穌斷言說「看,天主的羔羊」時(苦1:29, 36),真的想起了以上三個聖經根據嗎?或許並沒有,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聖史若望抱持了這些想法。他想為他團體中的基督徒和我們提供一個教理講授。 福音的第二段(若1:32-34),呈現了洗者若翰的見證。他認出聖神降下並停留在身上的那個人是「天主子」。對觀福音亦有敘述耶穌受洗的場景(谷1:9-11),然而若望引述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聖神不僅降在祂身上,更停留在祂內。 藉著耶穌,聖神進入了世界。任何反對勢力都不能驅趕或戰勝祂,聖神要從祂身上傾注到每一個人當中。這就是洗者若翰所宣告的「以聖神施洗」(若1:33)。 若望打從福音的首端,就想透過洗者若翰向門徒宣告這個希望和喜樂的

主顯節 (甲年) — 為萬民閃耀的明星

Image
瑪 2:1-12 主顯節主日的讀經總是關於三王來朝,來自東方的賢士找尋萬王之王、降生成人的天主。自教會初期,三王就引起信眾濃厚的興趣,亦是早期基督教藝術家最喜愛的主題之一。許多令人愉悅和感人肺腑的傳說都圍繞著神秘的三王而誕生。然而這些故事必須與福音明確區分,以免損害聖經本來要傳達的信息。瑪竇論三王為所有外邦人的象徵,他們遠在猶太人自身張開靈性的目光之前,就已看到基督之光。 人們普遍認為星星會隨著一位偉人的誕生而出現:大星星為富人、小星星為窮人,昏暗的星星為弱者。慧星的出現則被認為是新生王降臨的標記。許多天文學家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考察兩千年前天上是否有一顆非常明亮的星恰巧出現在基督誕生之時。他們的努力令人欽佩。不過,天文學家在閱讀瑪竇福音時應該一望而知瑪竇並非暗指天文現象。賢士們從耶路撒冷前往白冷時,看見那顆星走在他們面前,那顆星⋯⋯由北向南,十分詭異!所有的天體都是從東向西移動。瑪竇所指的星並非從天上而來,而是出現在舊約中的《戶籍紀》。在《戶籍紀》第二十二至二十四章中,我們看到東方的術士巴郎,一如今天福音中的賢士,均來自東方。 瑪竇強調出另一個特點:如果猶太人沒有用他們的經卷為賢士們指示道路,賢士(外邦人的象徵)就永遠不能來到基督跟前。以色列是所有民族救贖的中保。通俗的虔敬行動,被應用到賢士每一個具象徵意義的禮品上:黃金代表公認耶穌為君王;乳香代表在祂的天主性面前朝拜;沒藥喚起我們祂的人性——這種芳香的樹脂將在耶穌苦難時被回想起來(瑪15:23;若19:39)。 甚至那些坐騎的故事也並非無原無故被編出來。正如讀經一所述「成群結隊的駱駝和獨峰駝」從東方而來(依60:6)。有別於那些默想和喜樂於主親自把救恩揭示給自己的牧人,賢士俯伏朝拜(瑪2:11)。他們的姿勢令人想起宮廷的禮節——俯伏親吻君王的腳,或在神像前親吻土地。因此,外邦人承認白冷之子是他們的君王和天主,並向祂獻上禮品。 賢士們成為世界各地被基督之光引領的民族的象徵。他們是教會的圖像,由各民族、各支派、各語言和各邦國所形成。加入教會並不代表放棄一個人的身分,也不代表屈服於不公義和錯謬。每一個人和每一個民族都保留了他們的文化特徵,這樣他們便豐富了普世教會。沒有人富有到不需要任何東西,也沒有人窮到什麼也不能奉獻。 誠蒙Fernando Armellini, SCJ 供稿以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