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三週 (乙年) — 令人轉變的觸摸

谷 5:21-43 今天的福音講述了兩個奇跡,一環接著一環。一個奇跡是患血漏症12年的婦人得到醫治,另一個奇跡是會堂長雅依洛(Jairus)12歲女兒復活了。首先,我們錯誤的認為:這是一環套著一環的故事,這令人印象深刻。經過仔細分析以後,我們發現:作者顯然是希望我們把這兩個故事當作一個故事的兩個部分來理解。 我們對反復提到的數字12很感興趣。在這裡的兩個女性角色極具象徵意義。這與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有關,整個以色列都在失去生命。流血意味著生命的衰退和死亡。她們的司祭和先知(醫生)沒有設法醫治她們。要記得:在希伯來語中,以色列(Israel)一詞是一女性化的名字。12歲小女孩的死,意味著以色列即將死去,意味著邀請人們相信基督會帶來醫治,祂會使之復活。因此,這些故事,並非屬於發生在那兩人身上的單獨奇跡,而是對整個以色列人和基督徒團體的教導。 這個婦人,她為什麼要偷偷觸摸耶穌?按照猶太法律中關於“潔”的法律禁止一個血漏的婦人與人接觸,觸碰舉行禮儀的用品(參看:肋15:19-24)這是禁忌。大約三年前,我曾讀到過來自尼泊爾的報導,一個正處於經期的女孩,被隔離在村外的小屋內,被蛇咬死而死。直到現在,猶太人仍然在延續這樣的做法。 那曾觸摸過在月經期內流血的婦人的人,變得不潔,直到晚上,需要沐浴,以此行取潔禮,才能被認為是潔淨的。同樣,觸摸耶穌,就會使耶穌變得不潔。這就是她暗自觸摸耶穌的原因。耶穌使這事公諸於眾。這個故事除了具有象徵意義以外,耶穌使女性的生理現象超越受到玷污,成為她生理性生命的正常過程。在那個時候,耶穌多麼具有預見性,想一想,直到現在,猶太人都沒有改變這樣的禁忌!祂也公開證明了一件事:至聖所也不會因這些污穢受到玷污。 福音經文中,另一處引起我們注意的小事,就是人們對那小女孩死訊的回應,他們帶有一種沮喪的情感,他們認為:耶穌難以掌控死亡。以色列是無藥可救的。在今天的教會中,時常看到這種沮喪的情緒。人們也會想到另一個瞬間:每人生活的處境,是無法改變的;就連天主也救不了我們。天主的回答是:沒有什麼處境是祂無法控制的。只要相信,祂就是使我們發生改變,甚至能使我們擺脫死亡。 這個故事帶給每個人的意義,更多的與使人得到醫治的觸摸有關。人群不斷推擠,想要接近耶穌。許多人觸摸了耶穌。有一點很突出。耶穌知道,觸摸的力量,極其強大。這個力量,甚至不在祂的身上,而是在祂的衣穗上...